通过学习和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学校积极推行老年教育学分管理模式,促进老年教育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老年大学实行学分管理模式的目标与意义:一是实践老年大学教育的理念与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传授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新文化和新的科学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学员身心健康与素质提高,全面提高学员生活质量与生命价值。二是体现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加强和规范老年教育。不断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加强课程和学科建设,不断规范与完善教学管理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教学成果,办广大老年人满意的老年大学。三是适应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发展合理使用老年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益。通过设立“学分银行”方式鼓励广大老年人进行终身学习;设立学科专业鼓励广大老年人追求全面素质提高;配合教育体制改革实行学分管理,成就教育系统内各类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的基础。
我校在设置学分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恰逢上海市在搭建上海市“学分银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从老年教育的目标出发,依据自己26年来教育的基础搭建了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学分银行”管理模式。
在“学分银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对学校教学大纲上近100门课程进行了审查。这些课程目标清晰,内容充实,多年教学的成效明显。近两年内50%以上的课程经过校内的教学质量评估检查,资料完整,学员反映良好,已经具备了实行学分管理的基本条件。我们组织申报并已经获得批准82(78+5)门课程进入上海市“学分银行”,今后学员选修了一门课程,听课时间达到规定听课时间的2/3课时(12课时)以上,并通过一定的检查成绩合格,即获得规定的学分。该学分将计入“学分银行”作为学员进行终身学习成绩的纪录。
我们在建设上海市“学分银行”的同时,从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目标出发,根据学校现有课程条件设立了文学欣赏、文学写作、历史、保健、英语、钢琴、书法、水墨画、西洋画、声乐、舞蹈、烹饪、编结、二胡、古筝共15个专业,鼓励学员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全面地提高自身素质。学员修完规定的76学分,学校将向其颁发学校认可的专业毕业证书。
实行老年教育学分管理体系是鼓励广大老年人进行终身学习的一种激励机制,每一个老年学员在其中可以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实现自身的“价值”,实现快乐学习,享受教育的整个过程。
老年教育学分管理模式是老年大学教育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将规范学员的学习行为,结合老年教育毕业、结业制度的制定,鼓励学员走向社区走向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同时实现教学的公平,进一步发挥老年大学教育资源的效益。
目前,我们2012年上海市学分银行秋季申报工作即将开始的,我们将按上海市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12年春季学分银行文化休闲课程申报工作通知》精神做好这项工作。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