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律龙章出宋唐,
中华国粹继弘杨。
老年大学兴诗社,
松柏长春驻晚芳。
上海老年大学诗社成立志喜
作者:杨凤生
(古诗词班老师)
松枝繁茂立春申,
岭上鲜花更喜人。
诗曲声声扬四海,
社和处处总情真。
贺上海老年大学诗社成立
作者:王金生
(古诗词班老班长)
海上鸥盟结,
金风菊桂开。
南塘多俊彦,
“松嶺”竹兰梅。
贺上海老年大学诗社成立
作者:华锡琪
(古诗词班现班长)
在老年大学诗社成立大会上,众诗友诗兴大发,收到多篇贺诗,上面是其中的部分诗篇,以飨各位。
在欢庆的热烈气氛中,主持人吕霜副班长宣布:“上海老年大学诗社”正式成立。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2012年10月12日是个好日子: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经过长期的酝酿、准备,“上海老年大学诗社”终于诞生了!新老诗友们欢呼雀跃,庆祝我们自己生日的到来。
“热烈庆祝老年大学诗社成立”几个大字,在313教室的黑板上亭亭玉立,松柏鲜花环绕。意味我们诗词老人捍卫国粹的责任感和愉悦情。
“松嶺诗词”四字为杨老师所书,草书苍劲挺拔。今后就以它作为刊名。
白老师的贺画,在热烈的掌声中被通过,选中作为刊物封面,永远留存。峻岭松柏挺立晚霞,青山流水诗词高雅。
上海老年大学文史系主任刘光震老师到会祝贺:他热情洋溢地赞扬诗词界大师杨凤生老师,为我校培养出了桃李满天下的诗人词家。杨老师2005年3月开始在我校任教,至今已有整整8年了,现在,成立诗社是天时、地利、人和,水到渠成。他殷切期望我们写好诗、出好作品,把诗社办好,办成优秀社团。
上海老年大学社团办主任方老师介绍了上海第三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市要成立一万个学习团队的目标。学有所长的老人,学习时间长的老人自发组织社团,这是可喜可贺的现象。成立团队的标准是“四个自”:自我参加、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筹资金。方老师感谢杨老师为我校培养出那么有才华的学员。方老师鼓励老年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有意义的事情,把学到的知识,为社会、为社区建设服务。
接着,我们熟悉的诗词导师杨老师讲话。他一辈子喜欢越剧和诗词。其实,他更擅长越剧。作为诗词,他谦虚地说,我不怎么样,只能跟大家交流交流。我很穷,现在,连房子都没有。但是,我有宝贵的财富,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那就是:我有四海五大州的诗友,包括老年大学的诗友。凡是上海的诗作,多有我的弟子。为此,我很欣慰。大家从不知平仄到发表那么多、那么好的作品。我感谢大家不卖老,不服老,为中华国粹作贡献。他勉励我们继续努力,在国内外发表更多更好的作品。他是诗词大师,与国内外诗友交流作品,满腹经论。在平时教学时,我们感到他还是戏曲全才。其实,他所说的话,我们都知道。他的话有点沉重。他虽高龄八十,但戏剧表演动作灵活如当年、步履轻盈、思想活跃、语言宏亮。我们以有他这样一位知识渊博的导师而感到庆幸。
现任班长华锡琪,作了长篇发言。他的发言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诗社的成立,是老年诗词爱好者的福音、学习道路上的加油站、里程碑。中华诗词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无法想象,没有诗词的生活将是多么乏味,没有诗词的文艺园地将是多么单调!
我们已经到了桑榆暮景,有人可能曾经事业有成、更多的人是普普通通,但是,诗词使我们站在同一个高雅度上。
自古诗人嘤鸣酬唱、结社雅集。我们要与时俱进,以诗社为基地,以“松嶺”刊物为平台。用我们的心,以我们的笔展示长者风范、志士风骨、文人灵气、赤子忠诚;讴歌强盛富饶的大中华、功勋卓越的共产党;赞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我们要珍惜时光、自强不息、借鉴昔贤、继承传统。祝愿中华诗词,后继有人,代代不息。我们决心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同心协力,把诗社办好,把刊物办好,为上海老年大学争光!为中华诗词添彩!
诗社成立大会最后,在热烈的欢庆氛围中,华班长宣布了以杨凤生老师为社长的诗社组成人员,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获得通过。有杨老师这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有我们的自身努力,我们定能茁壮成长,破浪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