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上)—— 示范引领辐射

发布时间:2016-12-08点击:12作者:admin系统管理员

    上海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跻身学习型社会建设行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践行“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理念,确定了“就近、便捷、优质”的老年教育发展方针,兼顾广大老年人“就近入学、享受教育、优质服务”,使老年人在居家附近就能享受到优质老年教育。在全市范围内,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考虑、科学布局,通过惠民工程来引导全市老年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始终牢记“双肩挑”的责任:一是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老年教育,必须站在我国老年教育发展领域的前沿,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在教学、科研与管理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创新发展;二是必须承担“示范、引领、辐射”的职责,在实践中探索多种途径,在开拓中释放办学能量,在合作中分享办学经验,在发展中扶持分校发展。这是上海老年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义务,也体现了上海老年教育“网络化、全覆盖”的办学特色。

    一、“三个延伸”:从分校到联盟

    分校建设是上海老年大学的重要工作。作为总校,学校从一开始就关注分校的选择和设置,也重视分校的建设和提高。2011年,学校成立“分校指导服务办公室”,通过指导与服务,有力推动各分校发展。同时,加大投入,拓展服务,深化合作,互通互动,最终组建起“上海老年大学教育联盟”。

    20135月,上海老年大学教育联盟在“1+20”长期协作、充分了解、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宣告成立。上海老年大学作为总校,与20所分校签订“共建协议”,制定联盟章程,联手建设上海市各级各类老年大学,把上海老年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潮。教育联盟成为上海老年大学发挥引领、拓展、辐射、覆盖作用的有力抓手。

    ——向区域延伸,均衡布局,形成5所区域性分校

    各区老年人比例高,学习热情高,学习要求也高,都渴望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老年教育资源。学校借助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之东风,开展“上海老年大学分校建设”。2012年,在有关区政府支持下,通过与区级分校合作共建、延伸办学,全面提升了浦东、普陀、徐汇、宝山、黄浦5所区域性老年大学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按照《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初步形成全市东、西、南、北、中区域性的分校均衡布局结构,构建上海老年大学网络。5所区域分校空间宽敞,设备精良,拥有每学期20000多名学员(人次)的招生规模。

    ——向高校延伸,发挥优势,形成9所高校分校

    上海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作为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履行,9所高校相继开办了老年大学。分校依托母体高校在学科、师资、设施、管理、校园等方面优势,为本校离退休教职工和社区居民提供优质老年教育。高校分校每学期共招收学员16000多人,在精品学科、特色创新、师资队伍、团队建设等方面都有所建树,成为强有力的生力军,亦是上海老年教育发展一大亮点。

    ——向社会延伸,拓展领域,形成6所其他分校

    企业热心老年教育事业,难能可贵。上海老年大学乐于向他们施以援手,积极指导,提供帮助,将老年教育优质资源送到远郊社区居民门口,送到养老机构和大型企业,以拓展老年教育领域,丰富企业文化,逐步发展。这些分校有学员4600人次。

    二、同中有异:抓特色求壮大

    上海老年大学教育联盟的目标与宗旨,就是为适应上海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需要,落实全市老年教育“均衡布局、就近便捷”的基本理念,让更多老年人就近享受老年教育。教育联盟在上海老年大学总校的引领推动、服务指导下,增强办学能力、实力,再上质量、数量台阶。

    1+20联盟成员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与发展方向:以“高水平”为标准,以内涵建设为重点,通过指导、启发、合作与交流,相互促进,在增强办学能力和实力的同时,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推进老年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联盟学员总数保持在每学期5万人次以上。

    联盟根据各分校实力有别、参差不齐的现状,不求统一指标,强调“同中有异”。各分校都从自身实际出发,准确定位,明确不同的发展目标。对20所分校,联盟按类型提出不同要求:

    区级分校,按照原定五年发展规划,持续推进高水平建设,全面完成“466”指标体系,即4000平方米校舍、60门课程、6000人次/学期;

    高校分校,依托自身优势,提升内涵,探索创新,在精品课程建设、新课程开发、师资优化、理论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走在前列,学员人数规模视不同母体高校实力而定;

    其他分校,作为社会力量办学平台,开展老年教育尚处起步阶段,应在发展中积极探索规律,在实践中逐步增强实力,不断扩大招生和覆盖面。对学校规模暂不提具体要求。

    实践证明,允许个性、鼓励特色的指导思想,推动着联盟健康发展、不断壮大;促进了各分校对特色和强项的追求,形成了百舸奋进、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提高了各分校的办学质量。至2010年底,近半数分校已被评为上海市老年教育示范性(特色)学校。

    ——上海市老年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11个服务的中心,其中师资培训中心、教学指导中心、信息中心等设立在几个联盟分校中。

    ——各分校紧抓课程建设成果迭出:宝山分校的瓷绘艺术,享誉中外;东华大学分校的丝网花、时装表演、民族舞、手工编织,赫然有名;上海师范大学分校的健身舞(操),成为全国先进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分校、徐汇分校的大合唱,连连获奖;普陀分校的老年芭蕾,独树一帜。

    ——各分校创新发展亮点频现:上海大学分校利用高校资源,组织老年学员走进本科生课堂,探索“随堂听课”,在国内尚属首创。复旦大学分校、上海交通大学分校、上海大学分校、上海师范大学分校在理论研究方面,充分运用母校优势,组织队伍,研究专题,成为老年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