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有缘

发布时间:2016-02-02点击:15作者:郭长根系统管理员

吸引

走进上海老年大学,影展的气氛浓浓,鲜活的作品,吸引着观众,美化着环境。我赞美作品,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观感。这一举动被办展的摄影社社长邓启荣发现,谈吐中表明了我的心愿,欣然受到热情好客的邓社长的欢迎,于是,下午我就参加了摄影社的活动。

入社

2012年12月12日下午,我参加的第一堂课,恰逢老年大学《校刊》登载着“热烈祝贺上海老年大学摄影社成立十五周年”,名誉社长陈士钊撰文“摄影回首十五年”,全面总结了摄影社开创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摄影社被评为2012年度“上海市优秀老年人学习社团百佳社团荣誉称号”。我即兴赋诗一首:“十五春秋壮影社,千幅作品传四海;社和处处溢真情,百佳社团扬美名”。邓社长还给社员颁发了印有“祝贺上海老年大学摄影社成立十五周年”受热显字的纪念杯。

交流

摄影交流活动是摄影社对社员进行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能者为师、教学互动,用集体智慧进行教学实践的创新举措。提高交流、社长点评,达到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

交流中,讲解人一般围绕作品主题作具体论述。如:贺师军老师在《雪域》中,联系图片对照,重点对“雪乡”、“雾凇”、“光线”等形象作经典分析;副社长王玉堂在《光影艺术》技术分析中,注重“线条”造型的捕捉与变化;邓社长在小结《鉴赏摄影作品》中,论述了“摄影技术”与“后期制作”两者相辅相成的重要性。生动形象的作品交流,是摄影社长期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获证

参加摄影交流活动,我认真做好课堂笔记,收集所有作品,回家后及时整理、撰写成文,制作《摄影通讯》,迄今已制作了6期。其中“雪域影人”和“极地采风”两篇,已被登载在《上海老摄友会讯》第五期上。经社长审定,《摄影通讯》已作为摄影社资料积累刊物。

2013年2月26日,我被上海老年摄影学会批准接纳为会员,获得“上海老年摄影专业委员会会员证”和“摄影创作采访证”,为日后参加摄影活动提供了方便。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