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愉快和无尽的感动

发布时间:2016-02-02点击:16作者:倪康康系统管理员

2004年一退休,我就报名进入了上海老年大学钢琴系,从此,愉快和温暖就陪伴着我。老师深厚的学养、富有特色的教学,学员勤奋的学习、长者风范的发扬,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都感动着我,教育着我,激励着我……

一位好老师——凝聚着一批“钢琴迷”

我的任课老师名叫任国稳,是位年轻的师长,长着一张娃娃脸,常常挂着笑容,和蔼可亲,上起课来又认真又精神,常常令学员们感动。十年过去了,还是那张不变的娃娃脸,还是那样的笑容可掬,但不变的是他耐心细致的教学情态和一丝不苟的教学风格。学员们都舍不得离开任老师,已经完成八年学习任务的学员杨毓麟、佟健、施康妹,时隔两年又回到了任老师的班级。至于我、张敏、李懿和王建恒,压根就没有离开过任老师的班级。

任老师弹得一手好钢琴,一首纷繁多变的练习曲,经老师的分析讲解,变得清晰而简朴起来,加上老师对弹奏难点的示范,反复教练,学员们就开始慢慢上手了。每次回课,老师在听完后,都给予耐心指导、示范,让你明白。老师注重基本功的训练,音阶琶音和弦哈农每节课都不少,十年下来,收获满满!我们就是这样在点点滴滴中进步,在进步中收获愉快,我的同学杨毓麟说:“钢琴是可以陪伴我一辈子的朋友。”

一群好老师——营造了教学的好氛围

钢琴系不仅有我们喜欢的任国稳老师,更有一群学员们喜欢的好老师。78岁的冼美英老师是钢琴系的教研组长,带领着钢琴系这个教学团队不断探索,使“拜厄”→“599”→“849”→“中外名曲”的层次教学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衔接性。2012年暑假,她放弃休息,全身心地投入,带领教师对钢琴补充教材作了修改,使学员们在2013年用上了内容丰富的钢琴补充教材。杨惠瑾老师常常提早半个小时就坐在教室里听学员弹琴了。她一个个地指导,看你按照正确的方法练习。寒暑假中,她抽出时间参加学员们的钢琴沙龙,指导大家弹奏。她学会了制作课件,向学员们介绍钢琴家及其作品,让学员们获得更多关于钢琴的信息。夏殷雷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钢琴高级教师,对老年学员不急不躁,反复示范,有问必答,风趣幽默。青年教师生病了,他不计报酬主动代课。2015年30周年校庆时,他把钢琴独奏曲“春节序曲”改为四手联弹。游黔生老师教学创新,开设了伴奏班,满足了许多想弹即兴伴奏歌曲的学员们的愿望。年轻的汤文蕾和沈琪等许多青年教师加盟钢琴系,为上海老年大学钢琴师资队伍增添了活力。

我们的系主任潘惟莲老师主管着1200多名学员60多个班级的日常事务。她不厌其烦地接待好每一位前来报名的学员,井井有条地安排好系里的每一项工作,不时地关心着学员的身体和学习情况。记得2011年我不慎跌倒,手脚同时骨折,潘老师和班长理事会的同学冒着酷暑来我家探访,真让我感动。

许多的好班长——送上家庭式的温暖

钢琴系有一个班长理事会,这是个志愿者团体,常在班长例会上交流总结经验。每当开演奏会或新生报名,许多班长就来当志愿者。开学前,班长们会给每位同学打一个电话,告知第一次上课时间,带好哪本教材。班长们既要代表学员与任教老师做好沟通,还要关心每一位学员的考勤和学习情况,有的班长还会为缺课同学补课,鼓励全班同学一起进步。许多班长在弹琴上特别下功夫,体现了班长在学习上的带头作用,学期结束,组织全班搞一次集体活动,比如唱歌、游园或聚餐,凝聚浓浓的同学情。

钢琴社的陈安毅社长就是一位好班长。她总是鼓励同学报名参加系里的钢琴演奏会,甚至让出自己的名额,让同学上平台,锻炼和提高弹奏能力。今年80岁的何鹤翔是钢琴提高班的班长,为了让全班同学都学好钢琴,他与任课老师做好沟通,使老师选择的教材能基本满足大家的需求。他又积极组织课外钢琴活动,比如听讲座、下社区辅导钢琴初学者、开生日演奏会等,在实践中提高弹奏能力。我所在班级的王健恒班长和方灿玉班长,都是学习能手,也是热心人。每次走进教室,看见的就是他们在专心的和学员切磋琴艺。在我生病期间,王班长也打来电话,问寒嘘暖,给了我战胜病痛的力量。方班长也常常发来短信,除了节日问候,还提醒放假日期,短短数语,温情无限。

更多好同学——奏响了生命的进行曲

1200多名热爱钢琴的同学走进上海老年大学钢琴系,他们勤奋,他们刻苦,他们用老师教给的技能弹好每一首练习曲,奏响每一场钢琴演奏会。其实,一场演奏会最多只有20名同学能上台,但是报名者往往有100多位!尚有许多跃跃欲试者徘徊在报名台前,可见他们热爱钢琴的真情!个子小巧的郑慧元和个头高挑的何香香曾经是上海乒乓球队和排球队的运动员,退休后来学钢琴。她们把运动员的灵巧和刻苦精神带到了学习钢琴上。演奏会上,她们的“珍重再见”“海滨之歌”弹得那样稳健舒缓,辽远的韵律,给大家带来享受。85岁高龄的江章霞是299班的学员,一头银发却精神饱满,胸有成竹地弹完了“降E大调安慰曲”。名曲班的金琼身体瘦弱,但她喜欢钢琴,用顽强的毅力战胜病魔,坚持弹琴。学员薛家俊,退休前是公交公司的职工,得了喉疾装了人工喉不能说话,坚持来校学习钢琴,所在班的老师、班长和同学们给予他很多理解和关照。可以说,每个学员的弹琴之路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在老年大学温暖而博大的怀抱里,梦想成真。

还有很多同学投身钢琴的同时关注着公益事业。陈安毅,这个第一批获得上海老年大学毕业学员荣誉证书的同学,也是钢琴社的组建者。为了让爱好钢琴的同学们在离校后继续参加钢琴活动,她和许多志愿者自掏腰包,购买了钢琴,固定了社区活动室,还为大家做好每次活动的后勤工作。朱媛媛同学,这个慈善志愿者,听说钢琴社要买钢琴,立刻捐出一千元。2013年9月到2014年7月,上海老年大学校舍加固旧改新工程启动,所有班级都得自找场所继续上课。849(四)三班的冯亚连,这个曾经是上海城建学校校长的学员,热情主动联系到了城建学校教室,并且将数码钢琴也一并搬了过去,完全解决了全系1200多名学员一年的有钢琴陪伴的学习生涯!通讯员茅溢,不仅钢琴弹得好,文章写得好,还是个热情的志愿者,学校每每有活动,总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啊,上海老年大学真是藏龙卧虎之地,这些好同学的故事,真可以让你感动一辈子,享用一辈子!

若要问我退休以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上海老年大学!因为这所大学给予我的温暖、愉快和无尽的感动,是我今生今世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

(作者 上海老年大学)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