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双飞 把爱洒向社会

发布时间:2016-02-02点击:15作者:陈道森系统管理员

我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退休高级工程师。2003年,我和夫人李玉君来到上海老年大学学山水画,从造诣精湛的李明耀老师那里学到了钩、擦、点、染、积墨、皴等技法,越学越有劲。于是我们又先后学习了花鸟画、水粉画、油画、人物画、钢笔画、书法、书画装裱、素描等,还学了钢琴和烹调。学习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同时我们有了一个梦想:如何将快乐传递给更多的老年人。

一、感恩老年大学  努力回报社会

我和夫人李玉君今年都已78岁,童年丧父,姐妹众多,寡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成人,又全靠党和国家把我们培养到大学毕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涌泉之恩终身相报”,我俩认定今生今世要倾尽全力回报社会,多做对社会有益的善事,“不以善小而不为”。 2009年,因为在家画画场地太小,我们把市区一室一厅的小房子卖掉,到闵行区浦江镇买了三室两厅的大房子。我们被这里的人文环境所吸引,决定在这里追寻我们的梦想,把业余爱好的一些技艺无偿地传授给这里的老年朋友。因为现在大家的物质生活好了,自然就有了提高文化艺术水平的需求,而浦江镇又远离市区,镇上的人没有上老年大学的机会。

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浦江镇的普通百姓也能拿起笔来画国画、写书法;在接待外宾时,也能张口唱外语歌,进行口语对话,生活得更充实更有情味。

二、社区是我家  奉献志不移

2012年初,社区希望我俩办一个免费国画班,向居民普及国画知识和技能,这正合我们心意。为了帮助没有绘画基础的老年学员,我参考上海老年大学李明耀老师的教学内容,编了一套《山水画基本技法》教材,从一棵树、一块石头开始教老人们画国画。假期里,我前后画了四十多幅山水画供学员们临摹,每次都对学员的作品进行点评,并以自己的亲身体会鼓励他们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画。经过三年的学习,学员们已经能画出像样的山水画了,高兴之余,我又应学员要求,继续带他们学习花鸟画、人物画、走兽画和书法。

学员们的作品定期在社区大门口的玻璃橱窗内展出,愉悦了身心,也美化了环境。去年7月,小区举办了一次书画汇报展,将一百多幅立轴和镜框挂满了大厅。当时正值高温,展厅内没有空调,但又不能开窗,李玉君就把家中的电风扇拿去用,每天还给值班人员送去点心和饮料。闵行电视台以“居民自己办画展,社区处处翰墨香”为题进行了报道,上海好几家电视台都进行了转播。老人们说:是这两位老师把我们带进了艺术殿堂。老人们开心,我们更开心!每当学员们下课时说:谢谢陈老师!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回答:谢谢大家帮我圆梦!

浦江镇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一个新型大城镇,整体规划显示了现代化和前卫性,吸引不少外地和外国人士前来参观和居住。2011年,浦江镇的外语“友谊合唱沙龙”成立了。我先是利用晚上时间,在路灯下义务教大家唱外语歌,后发展为“友谊外语合唱团”,浦江镇文体中心为我们安排了活动时间和场地,人员也扩大到60多人。我用一年多时间编了一本《多语种中文注音歌曲集》,其中有英语、法语等十六种语言共100首歌曲。开始,老人们有顾虑,怕外语歌难学。但实践下来,觉得只要方法对头,外语歌也很容易学。经过四年学习,团员们已经能唱英、俄、日、德、法、意大利语及国内少数民族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好几十首歌曲了。

为了提高他们的外语口语能力,我又编了一本《英语、法语、日语常用口语100句》,义务教他们讲外语口语,每次上课教四句英语,两句法语,两句日语。现在,他们除了能唱外语歌外,见了外国人还能用外语来打招呼,如同样是讲“您好!”这一句话,对英国、美国人,他们会说:Good morning!  对法国人,他们会说Bonjour! 对日本人,他们会说:こんにちは!在唱歌的同时,为了让大家了解名曲的誕生过程,增加音乐知识和提高文化素养,我又编了一本《名曲故事》,每次活动前讲一个中、外名曲故事,大家很喜欢听。

2013年夏天四十度的高温酷暑大家记忆犹新,当时按照上海市教委等部门的安排,我们在家中接待了六位来自独联体国家的大学生,向他们介绍我们上海老年人的生活,赠送他们每人一把画有我俩国画和书法的扇子。他们在高温下摇着扇子,欣赏着扇子上的中国画和书法,爱不释手。我们还教他们包饺子,带他们和我们浦江镇外语合唱团进行联欢,一起唱俄文歌:“小路”“喀秋莎”“红莓花儿开”“伏尔加纤夫曲”和“共青团员之歌”等,那热烈的气氛简直比屋外的气温还高。大学生们对上海老人精彩的晚年生活赞不绝口,纷纷竖起大拇指用俄文说好。分手时,他们一再用中文热情高呼再见,我们也用俄语高呼再见,情意浓浓,依依不舍。

三、牢记使命与责任 做宣传者和执行者

社区是我家,李玉君在社区党总支的配合下,主持了社区时事新闻学习班。她参考报纸、电视和电脑提供的材料,制定学习计划,每周一组织大家在一起讨论,几年来坚持不懈,颇有收获,在浦江镇有一定的影响。我把学习和音乐、国画三者结合起来,创作了一首《让我们来读书》,歌词是:读书可以“国家大事,世界形势,尽在胸中”“人类知识,做人品德,蕴藏其中”“集思广益,广交朋友,乐在其中”。大家一唱,精神抖擞,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我还为国画班创作了一首班歌《我爱水墨画》,歌词是:“水墨画是中国特色,是世界艺苑的奇葩;水墨画的技法,大师们已臻妙境;我愿快乐学丹青,做艺术大厦一粒砂”,每次书画班上课前必定唱上一遍。

只要老人们取得一点点进步,我们就会感到是在快乐追梦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如今,我们相继开设了国画、时事形势、合唱等5个兴趣班,一周五天的课程排得满满的,还要利用两天的空隙备课,比子女们上班还要忙碌。但忙得开心,生活充实,内心总是充满了喜悦和感动。2014年12月,我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参加上海市为老服务演讲比赛决赛,演讲的题目是“追逐梦想,其乐无穷” 荣获二等奖。散场后,有很多素不相识的朋友围到我身边说:“老先生真不简单,不计报酬,无私奉献,这么大年纪还做这么多工作,值得我们学习!”

大家给予了我太多的鼓励,我被评为“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上海市老有所为先进个人”、“闵行区浦江镇浦江好人”。李玉君被评为“优秀党员”。我们家庭也被评为“上海市学习型家庭”、“闵行区和美家庭”。为了感谢社会,我们将在被评为“浦江好人”和“优秀党员”后获得的2000元奖金奉献给书画、外语合唱两个团体,回报社会给予我们的爱,也将我们的爱洒向社会。

今后,只要身体许可,我们就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矢志不渝追逐梦想——用爱回报社会!

陈道森在社区指导合唱团演唱

(作者   上海老年大学)上海老年大学研究室供稿

图片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