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集体 温馨的团队——记上海老年大学的编织社

发布时间:2016-02-02点击:12作者:家政系系统管理员

温馨的六百天

上海老年大学编织社自2002年成立至今,活动时间累计已达六百多天,其中有奔波辛劳和汗水,也有喜悦、快乐与温馨,广大学员们通过学习和交流,钩织出大量优秀作品,在社区和学校举办了多次交流和演示。据不完全统计,共参加过8次各种展览和交流,展出作品达550件次,单独办展2次,展出作品420件。

学校和家政系的领导对编织社开展活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甚至与编织社学员一起到敬老院送温暖、献爱心。《工艺编织》教师孙林琴,作为编织社的辅导老师,更是全身心投入,不仅技术一流,编织功底深厚,而且态度和蔼,社团指导十分到位。

飞针走线  编织快乐

编织社现有成员21人,因为共同的爱好来到编织社,就是为了寻求快乐和健康。当一件件作品完成后,满足感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奥运会期间用珠子串编出奥运福娃,世博会期间编织了世博会会标和吉祥物海宝,老年大学校庆,编织社专门绣制了一幅《骏马图》的十字绣表示祝贺。作为一个极具凝聚力的团队,编织社被大家称为温馨的家,每周的活动都是“快乐的聚会”。编织社的负责人总是以自身的低调和、人格的魅力和实干的精神,影响和团结着大家,因而这些年来编织社的一切工作都开展得非常顺利。

既是学员  又是老师

 编织社的成员既是学员,又是老师,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不管是报纸上、杂志里,还是出版物中只要有人学会了怎么做,立即绘成图纸,教给大家,甚至有人自带干粮,坐在批发市场的狭小空间里学串珠子,学会了回来教给大家。

爱心涌动  爱心无限

俗话说,“心灵手巧”。编织社的学员不仅手巧,而且都有美好的心灵。近年来,多次举办“爱心涌动,爱心无限”的公益活动,为附近敬老院赠送自己编织的围巾、帽子、手套、袜子等,累计达上百件,深受老人们欢迎。

编织社的成员热心社区的教育活动,很多人都在社区传授技艺,教给社区老人串珠子,打中国结,钩袜子,编织围巾帽子。打浦街道举办社区编织作品大奖赛,编织社送展了50件作品,几乎包揽了主要的奖项。

得知外国友人将参观老年大学,编织社又钩织了100多套茶巾,作为学校赠送外宾的礼品。编织社在学校展览室举办的编织作品展,各方好评如潮,签到簿写满好几本,留言簿上全是鼓励和点赞之辞,让编织社成员倍感欣慰。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