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词让生活更快乐

发布时间:2016-02-02点击:14作者:曾小华系统管理员

暑期长假,难耐的不是酷热,而是对《学词入门与创作班》诗意般生活的思念。每每回想起班里的同窗挚友,想起辛勤耕耘的季肇伟老师,都让我倍感亲切和温馨,往事历历在目,往事情满心中。

记得6月17日那天早上,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如注,我开始担心本学期这最后一课。没想到,八时半我走进教室,季老师已经到了,家住浦东的朱化萌班长也到了,许多老年同学都赶来了。在季老师指挥下,开始了《每周一歌》课前古诗词晨唱,“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天,在风雨雷电的伴奏下,学词班学员依然专注,倾情诵唱,将宋朝女词人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那清新委婉、直抒心臆的感情演绎的淋漓尽致,也唱出了老年同学对词的喜爱之情,吸引其他班级途径的同学的驻足聆听。

回忆起我的学词经历,一波三折,很有意味。去年退休,经友人介绍,以“慕雅”之心报了“学词入门与创作”班。没想到,基础太差,面对“平、仄、韵”,无从入手,萌生了退意。在季老师循循善诱下,我步履蹒跚走上学词路。季老师从名家名篇开讲,基础入手,深入浅出,范文引领,旁征博引。而我认真学习,搜索枯肠,用二个星期,写下27字,填了平生第一首词——《忆江南-学赋词》:“词赋好,相聚律词班。赋句填词妍国学,翰林香墨勇攀山,情满夜阑珊。”没想到,这首词竟获得了作家吕振邦老师的好评,让我重拾学词信心。在友人五十岁得“凤雏”祝贺时,乘兴填一首《忆江南-满月》:“生凤好,满月见妖娆。聪慧神情容俊俏,高鼻大眼嘴樱桃。一抱摄魂销。”没想到,朋友将其填写在照片上,放大挂在了墙上,成了一家人最美好的回忆。

学词尝到了甜头,我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与久未联系的师兄弟通了电话,说退休,忆少年,感慨万千,填写了《偷声木兰花—忆往事》:“白驹过隙圆花甲,诗意人生如梦画;往事回眸,志未言酬心难休。

曾经热血萌新志,泪断伤悲言世事;几动心弦,无悔今生在少年。”

在与妻携手踏青时,填写了《玉楼春-游春》:“河边嫩柳春清朗,山野杜鹃花怒放;偷闲觅趣踏青游,景色依依回首望。

寒风冽冽寻梅赏,淫雨霏霏听雀唱;人生处处有芳菲,化入心中春难忘。”和《鹧鸪天-梅情》:“沐雨经风飞雪飘,老桩吐蕾待妖娆。冬寒磨砺梅香骨,春暖催生花蕊潮。

梅自俏,逞英豪。历经寒澈我先骚。一枝独秀春来报,羞煞山花尽折腰。”

最近,退休一年,感触甚深,填写了《西江月-抒怀》:“六十人生回望,三千里路思量。友人相助暖心房,一路关怀难忘。

追溯晚霞奢放,心灵展翅飞翔。有容有梦激情扬,老骥霜蹄继往。”

屈指算来,一个学期,已学习了《忆江南》、《鹧鸪天》、《西江月》、《减字木兰花》、《玉楼春》、《醉花间》、《捣练子》等七个词牌,这太神奇了,对当初没有放弃,甚感欣慰。学词让我收获了喜悦,也给朋友带来了快乐。事实证明,老年人只要用心和坚持,也能学习古诗词。现在,学词创作,彻底改变了我的退休生活。

我班的同学们在这一个学期中,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那些基础好的如朱化萌、张厚英、施提宝等同学,其词作熠熠生辉,风格迥异;那些刚起步的杜湘涛、黄荣宝、秦莲英等同学,在季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浸淫词间,亦不乏佳作。特别是“八五老人”屠惠民,创作的240字长调《莺啼序》,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痴情老人在生活中找寻美感,发现哲理,生活的瑰丽多彩。

我想起杨修同学在“老大”25周年校庆时的感言,她说:“当我们卸下了人生的使命,褪去了事业的光环,回到了校园,如同找回了年轻和纯真,找回了快乐的生活,找回了精神家园。”虽然我们的诗词不是名家名篇,也不刻意与大师对话,但这是知性老人在用五彩的丝带,编织着缤纷的梦想,品尝着幸福的滋味……,我深深体会到,学词让生活更快乐。

文至此,情未尽,意难了,再填《南歌子-词梦》:“雅韵生豪气,余霞映笑颜。花无百日忆华年,词载千秋遣梦润心田。”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