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庆前夕,文艺系时装表演初级班、提高班和进修班的全体学员汇聚在多功能厅,上了一堂教学实践课——旗袍秀。三个不同层面的学员联合上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无疑给学习有成的人提出了“学无止境”的更高要求;给初学者树立了目标,明确了努力学习方向。课后,反响热烈。以下五篇文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学员们对邵季英老师倾心教学,无私奉献的赞扬,也表达了大家对有机会“秀”一“秀”自己风采的感受。
我看“旗袍秀”
韩琮莺
非常感谢邵老师给我们提供这么一个展示的机会。从各位同学的展示中,我感觉重视基本功训练非常重要,只有加强平时训练才能提高表演时的状态与技巧。看到有些同学的精彩展示时,我会高兴,还会仔细地观测、揣摩、认真学习;看到别人存在问题,我也会联想到自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有助于改正自己的缺陷和不足。通过这样的展示,我对自己会有更客观的了解了,激发以后的学习训练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有利于提高自己进步的速度。在对不同的服装和音乐进行表现时,需要对其有深刻的理解,才可能在舞台上演绎出不同服装的内涵。而旗袍是中国女子的标志,要表现出旗袍的高贵、美丽、幽雅,这对我们来说非常不容易,而我看到大家在邵老师精心教学辅导和同学们努力学习的成功。我很欣慰能在这样团体中学习锻炼,身心愉快!
秀出端庄秀丽
时装提高班 程明华
我在乌鲁木齐生活了六十多年,退休后随老伴回到了上海。2008年老伴因病突然去世,我在异地他乡,遭遇这样的打击,彻底崩溃了;又病魔缠身,腿部肌肉严重萎缩,不能行走,从用单拐到双拐,最后甚至举步维艰坐上了轮椅,去年还两次住进医院治疗。由于儿女的亲情和朋友邻居的关心帮助,我又重新站起来了。
在徐班长的引荐和系主任的关心下,进了由德高望重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邵季英老师执教的时装提高班。上课时,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学员认真虚心地学习,使我们学到了不少时装走秀的知识。
在邵老师和班长们的策划下,9月30日,时装初级班、提高班和进修班联合举行了“迎国庆,金秋旗袍秀”学员实践展示课。学员们身着华丽多彩的旗袍,迈着潇洒稳健的猫步,显示出端庄秀丽、阿娜多姿的神采。谁能想到这是一群六、七十岁的阿姨、奶奶们啊!
我融入这个团体之中,被上海人关爱着,使我忘记了痛苦。心情好了,病魔被赶跑了,与姐妹们一样快乐、健康生活每一天,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舞台。
为了使“自己不受罪,儿女不受累,节约医疗费,有利全社会”,老年朋友们,快来老年大学吧!这里是我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强身健体的好地方。
秀出新意
时装提高班 陈燕萍
国庆前夕,我们时装初级班、提高班和研修班的全体学员,在学校多功能厅上了一堂大家盼望已久的,充满新意的教学实践课——“旗袍秀”(以下简称实践课)。教务主任和文艺系主任顾军老师应邀出席。
实践课程分为个人展示和小组表演两个部分,要求每一个学员都要穿着不同面料、不同款式、不同色彩的旗袍上台秀一把。为此,邵季英老师花费了大量时间,作了充分准备。在平日的课上就耐心地教大家作走台练习,手把手地教会我们使用鹅毛扇、折扇、团扇等道具,为各个班级精心设计编排了不同的走秀台步和选配不同的音乐。
实践课上,同学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当我们在台上轮流走秀的时候,老师和其他同学在台下一本正经地观看。初级班的同学走得那么认真,有的虽然没有踩准步子,但马上纠正,坚持走完全程;提高班的学员则自信满满,在动作和台步的配合上较初级班自然多一些;研修班的同学更是台步稳健,风姿卓越,雍容华贵。整个走秀过程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邵老师边看边做笔记,并对同学们的表现作了点评。实践课也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称它是一次时装表演中授课形式上的创新,并取得了成功。
大家通过这次实践课,感受颇多,学员李素珍的发言说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其一,在国庆前夕上实践课,师生同庆国庆也同庆即将来临的敬老节,非常有意义,印象深刻;其二,也是老年大学为我们搭建了老有所乐,展示风采的平台,使我们能够潇洒走一回,享受着美。其三,平时的课只能自己专心练习,顾不上学习和欣赏其他同学的好的表现。这次实践课使同学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是授课形式多样的一个新的探索。
两个小时的实践课很短,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多。
秀的启示
时装进修班 陈国英
旗袍是一种内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它以流动的旋律,隽永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的性情与气质。
经过邵季英老师的精心筹划和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学们课前认真准备,于9月30日联合上了一堂“迎国庆——旗袍秀”教学实践课。在课堂上,每个班的学员以不同的组合、不同的套路和个人展示,用现代的台步表现方式,展示了我们的风采,赢得了前来观摩的学校领导和广大学员的赞赏。
通过实践课的教学,使我们班与班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互动学习的机会,从中给予我们一个新的启示:我们不仅要学习穿旗袍的优雅、走穿着旗袍秀的雍容华贵气质,更要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把它的内涵充分表现出来,还要多多了解旗袍的悠久历史文化。
旗袍作为中国千年服饰文化的经典,不仅是服饰体系中无与伦比的精品,而且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服饰文化中的精神财富。它很好地体现了服饰观念的特色,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内敛含蓄、隐约朦胧藏而不露,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是注重精细艺术手法和工艺表达;三是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给人以和谐、端庄、高雅的美感,服饰效果与环境艺术相得益彰;四、旗袍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力求稳重、平静,有助于形成安宁、融洽和礼让的人际关系,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文化以伦理道德自律来维持礼仪之邦的精神。
总之,旗袍是一首诗,一首古色古香的叙述诗。旗袍是一种文化、一种温故知新的古典文化,它代表着一种典雅庄重的东方雍容之美。中国旗袍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巧妙的构思和高超的结构科学性,成为花团锦簇的服饰苑中的一朵奇葩。记得有位诗人说过:旗袍是高贵蘊籍的,旗袍是超凡脱俗的,旗袍是东方中国的!
我们能在老年大学时装班里学习、展现、传承旗袍秀,是无比幸福的。
更秀出师德
服饰表演班 李素珍
9月30日上午,多功能大厅内人头济济,气氛热烈。由邵季英老师执教的服饰表演初级班、提高班和研修班三个班的全体学员汇聚于此进行教学实践课。随着动听的音乐舞曲,每位同学都有机会身着美丽大方、色彩鲜艳、样式各异的旗袍,走上T型舞台展示自己的风采。
课后,大家纷纷畅谈感想,认为这次教学实践课——旗袍秀是一次美的享受。邵老师一直告诫我们:服饰表演是创造美,感受美,与大家一起分享美的过程。实践课上,我们看到和享受到了美丽的服饰、多姿的体态、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造型;我们也享受了由老师精心挑选的,富有节奏感的韵律的中外乐曲,使人心境愉悦的同时,不禁也想随之起舞。实践课又是一次向大家学习的极好机会,在各个班级不同层次、不同组合以及个人的展示中,我们看到了大家作出的努力,也显示了一些不足。这就是开展教学实践课的目的。应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课,因为我们有一位敬业的好老师——邵季英。她数十年从事体育教育事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退休后又一直为老年学员教授健美操、形体舞、服饰表演等。她孜孜不倦地钻研,创新,编导新的舞蹈套路,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即使在国外探亲,她也不忘备课,制定好教学计划。在暑假期间,她放弃休息,手把手地与青年教师一起共同备课、传授教学方法。在她带领下,我校服饰表演队多次获得市、区乃至全国的大赛金奖。这次教学实践课的成功,除了感谢学校为我们创造条件,搭建了丰富老年生活、不断创造美的平台,感谢同学们的自身努力外,最要感谢的就是邵老师我们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