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巴厘岛四面临海。在巴厘岛旅游,可以享受到碧海、沙滩、阳光、椰林、海浪等旖旎风光,美不胜收,使人留连忘返,但让我更看重的是巴厘岛的发呆亭和人们的微笑。
发呆亭
在巴厘岛的路边、屋边,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小亭。有的是用四根柱子支起来的茅草小亭,亭内置有桌椅;有的茅草小亭的四根柱子是直接与亭内离地不高的平台相连,平台四周还有靠背与四根柱子紧密连接,人们可以在平台上或坐或躺,这就是“发呆亭”。甚至在五星级宾馆大堂的水池边或花园子里,都有发呆亭供闲来无事的人发呆。
呆字在新华字典中作——傻、愚蠢之义,呆是一个贬义词,一般人都不愿意与一个太傻、太平庸的“呆子”为伍。可是,巴厘岛的男人们在劳作之余,却宁愿坐在屋边的发呆亭里,或与邻居聊天,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亭子里发呆。乍看起来,这是一种很消极、很懒散的生活方式,但其实这是一种廉价、积极的休息方式。
我们现代的大都市中,高效率的工作,匆匆的步履,快速的语句,都忙着奔向“钱”方。正如古人所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年轻人急切于一朝一夕奔小康、奔向现代化的生活,相互你追我赶地攀比着。一结婚就要有房,有车,本应该是多年、十几年努力奋斗的目标,今天想一蹴而成……这样造成人们的精神压力是很大的,进而“现代病”并发,诸如高血压、高血脂、血糖高、忧郁症等病都年轻化了。于是,健身房、瑜伽、澡堂、按摩等应运而生,据传,甚至引进国外暴打、谩骂橡皮人等令人苦笑的发泄方式来释放精神压力,既费力又费钱。
发呆是短时间内让思想处于茫然状态,脑无所思,心无所念,脱离了尘世间的烦恼——工作上的紧张,竞争中的惨烈,生活中的繁琐。安静地、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的赐予:无垠的蓝天、遥看云卷云舒、潮涨潮落,近观空中掠过的鹰、田间鸟雀的跳跃或鸡鸭的追逐。即使路边疾驶而过的汽车、摩托也不能惊扰他的发呆,享受着给心灵放假的乐趣。久而久之,岛上的居民崇尚自由的享受,表现在日常生活或商业的活动中,不是急匆匆的,而是慢条斯理地进行,从容应对,节奏也比一般大都市的慢上半拍。在规定的营业时间外,即使有赚钱的机会,可以获得赚钱的“快感”,宁可放弃;岛上人们的心态平静和坦然,芒果落地,也都道不拾遗。由于追逐自己的自由、和谐的生活,满足自己的好心情,岛上居民的“现代病”相对就较少。可想而知,发呆是一种放松的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休闲方式。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所有制和社会经济成分多元化,导致群体利益的多元化,而精神道德教育的弱化和诚信缺失,造成社会心浮气躁的风气,急功近利,厌倦平淡,忙着奔向“钱”方。如果让我们的心静下来,从经济市场中游离出来,淡出功名利禄,让紧绷的神经静下来,耐得住清贫与寂寞,执着与敬业,也许,我们各个方面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微 笑
相互招呼是一种礼貌,一种文明的进步。虽然在报纸文章上见得很多,但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倒不一定多。这次在巴厘岛,我遇到了这种礼遇。
在我住的巴厘岛宾馆内遇到所有服务人员均热情、友善地微笑。不论什么地方、场合,是不是在他们的服务区内都一样。比如在大堂、走廊、花园、沙滩,相互照面时都主动微笑致意,缩短了彼此的距离,虽然在异国他乡,也感到温馨和安心。他们边打招呼边询问:“有什么需要服务的?”即使是蹲在花园里的、有十步之遥的修剪花草工人,都会远远地回过头来微笑问安:“good mornnig!(早安!)”有的还问:“where are you from?(你从哪里来?)”亲切友好,使我感到温馨。
微笑在我国是较少见的或有条件的。宾馆内,除了总台服务员,本着职业的需要,见人会问:“有什么需要服务的?”此外,其他服务员很少招呼,而是以一种审视的眼光打量着你,或是询问:“你找谁!”大宾馆花园里修剪草坪的工人,即使看到了你,睬都不睬。
在公交、地铁车厢内,让座的人比较少;有时还是有人让座的。但是,有的被让者面无表情,欣然坐下,更无半个“谢”字,好象是欠他们座位似的,岂不令让座者心中感到一丝“寒意”,令旁观者摇头不已。至于路人相遇,更没有微笑招呼的习惯,不然,有些人还以为你有病!当然,你也不要以为国外洋人个个都是讲文明、讲礼貌的,在路上相遇时,总会点头微笑,或“hi!”一声打个招呼,令人感到亲切,这是言过其实。这次,在巴厘岛,我与住在宾馆里的一些白皮肤洋人在走廊内零距离接触,本以为他们会主动点头微笑示好,但也是毫无表情地擦肩而过,同样缺少……,不能一概而论。
微笑是人类友好的共同语言,可以使相互间感到愉悦,无须花费财力、物力,而是人们一种友好的表示。虽然它转瞬即逝,但它代表了文明、礼貌的进步,它给人们留下深深的印象、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