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学员爱学新科技知识

发布时间:2016-01-26点击:18作者:干大川系统管理员

2012年春天,我有幸应邀来到上海老年大学任教,开始了《珠宝文化与科技》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开始了面对老年学员的教学规律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近十年来,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同时在思想观念和精神层面,也带给老年学员许多变化。许多学员出于对珠宝的兴趣和喜好,迫切希望学到与更新科技知识,求解许许多多专业知识上的疑问,真可谓学习目的十分明确,学习热情异常高涨。

1、 尊重老年学员特有的学而致用的知识需求,精选课程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逐渐富裕的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珠宝首饰也更多地进入百姓家庭,成了满足个人爱好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载体。人们在选购和收藏的同时,急需了解制作珠宝首饰材料的珍贵特征,分辨饰品“真”和“假”的实用方法,欣赏珠宝首饰的艺术美和工艺美,评估宝玉石等级及价值等新鲜知识和技能。

珠宝首饰专业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珠宝材料性质与鉴定、珠宝首饰设计、贵金属和宝玉石加工、珠宝首饰营销等四大方面。本人根据近二十年来的本科和专科教学经验,以及老年学员特有的学而致用的知识需求,精选出以下几方面满足少而精教学原则的教材内容。

(1)针对鱼目混珠的珠宝市场和行业的现状,重点讲解和分析几种常见珠宝的“真”和“假”问题。试图从不同珠宝材料的化学组成、物质结构、化学和物理性质入门,进行由浅入深地介绍和讨论,进而介绍常用的简便的鉴定方法及测试仪器。

(2)选择学员们特别感兴趣的钻石、红蓝宝石、珍珠和翡翠等常见的名贵珠宝的特点以及文化趣事作为讲解重点,同时介绍市场热销的水晶和玻璃、立方氧化锆(俄罗斯钻)等价廉物美的普通材质及饰品。

(3)为了培养艺术情操,提高鉴赏和选购能力,介绍必备的珠宝首饰的加工与设计的基本知识。

(4)针对选购和鉴赏中的迷茫现象,着重介绍、分析珠宝首饰的营销手段和对策。

(5)满足老年学员学而致用和学而有趣的特殊要求,适当安排动脑又动手的有趣的饰品设计和制作内容,以及课外参观和实习活动。

2、 重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互动时段

老年学员与年轻的大学生相比,存在很多差异之处。他们都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中间有不少的能人具有独特的专业知识和生活阅历及经验,分析和理解能力都很强,为此必须十分地敬重他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力争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例如,为了分辨不同材料的密度,通常采用人们熟悉的手握掂重方法,通过手感以及比较来判定;也可以采用仪器测量的方法,即使用电子秤称得重量,再测量出体积,最后通过计算求得密度。由于我知道学员中有搞理工专业的,就向学员主动发问:谁能介绍一种又简单又可行的测量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方法?有个学员马上提到将物体浸没水中称重,并提起后在空气中称重,继而简单算出体积和密度的方法。这个方法很实用,又简便,回答得很好。为了帮助其他学员进一步了解测量原理,我又请另外一个学员讲解阿基米德定律,这个中学物理课的内容,由此引出了一段美好的回忆,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了。接着,又提问:冰块丢入水中,有一小部分露在水面上,说明冰的密度小于水。如果有一种物体的密度与水相同,那它应该处于水中的什么位置?是水面、水中和水底?学员回答是水中的任意位置,答对了。进而提问:如果我们配制特定的已知密度的液体,并将未知密度的珠宝材料投入,观察它在液体中的位置,出现浮起、沉底和液体中间任意位置的三种情况,请问你能有什么判断吗?…

3、 探索由浅入深启发式教学方法,尽量照顾不同文化水平的老年学员

“身体健康”已经成为多数老年人追求的目标,保健知识也成为学习和关心的重点。不少学员都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佩戴宝玉石能有保健(或治病)作用吗?面对学员的文化水平不同,知识面和理解能力有差异的现状,如何讲解这个问题呐?当然不能简单地回答成“能”或“不能”。可以考虑从生活常识讲起,由浅入深地逐步展开,同时,按照比较难懂的专业知识采用深入浅出的启发式教学方式进行。

众所周知,有些珠宝材料是可以作为我国的中药药材的,具有某些特定的治疗作用。但是,当下有些商家为了牟利,不当夸大或者莫须有地大加炒作珠宝的医疗功能,必须开展讨论、批评,给予澄清。教学从人们熟悉的医疗现象说起,假设我们佩戴的宝玉石要有保健(或治病)作用,那么材料必须通过内服、外敷、浸泡和照射等方式作用于人体。面对有些商家鼓吹某些宝玉石发出的红外线、超声波可以保健(或治病)的宣传,让学员翻阅教材,发现没有能自体发出的红外线、超声波的宝玉石,谣言也不攻自破了;又有佩戴珍珠或翡翠可以养颜护肤的说法,让学员从贴膏药、皮肤渗透作用分析起,推测珍珠或翡翠在水、汗液中能溶解出什么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通过皮肤进入人体,能有那种养颜护肤作用?通过引导进行自问自答,学员也就找到答案了。

又如,讲解分辨宝玉石的“真”和“假”的知识时,先从眼看、手摸和耳听,了解颜色、光泽和材质特性等人们熟悉的鉴别技巧入手,介绍不同宝玉石的物理性质,可以进行“真”和“假”的初步判定;接着分析不同物理性质的形成原因,即是各种物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差异,于是将水晶、水晶玻璃、石英和石英玻璃、琉璃为例,进行对比和剖析,让学员了解分辨宝玉石的“真”和“假”的知识基础;再接着引入鉴定仪器,介绍它们在测量不同物理性质上的具体应用,让学员了解珠宝鉴定单位有些什么杀手锏;最后,提出宝玉石材料形成的差异问题,即天然材料与人工合成材料,以及经过人工优化处理的材料,在“真”和“假”问题上的不同说法。就这样实现了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老年学员也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式。

4、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传授专业科技知识

五光十色、晶莹闪亮的宝玉石,通过播放教学录像,课堂上展示和讲解珠宝实物样品,可以形象生动地给课堂教学增色加分。同时,选择性播放鉴定、加工和鉴赏方面的影像资料,丰富教学内容以及弥补课堂讲课难于表现实践技能的不足,受到欢迎。

例如,有位学员带来一只表面布满红色条纹的玉手镯,她想鉴别、确定其材质的归属。正巧电视台播放节目中介绍到这种手镯,我就录了下来。通过课堂播放这段录像和结合教材的讲解,学员们不仅更深入地了解玉石的强酸腐蚀和染色处理知识,而且形象地观看到一系列化学和物理处理的“优化”过程,受益匪浅。原来这是经过硫酸和红墨水处理过的低档玉石手镯,由于红墨水渗入网状玉石裂缝,形成血丝分布状态,所以形象地定名为血丝玉手镯。以此判断,这是一只经过“优化”处理的低档玉手镯。

5、 尝试开门办学,增加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机会

《珠宝文化与科技》课程是一门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学员们不满足课堂教学,希望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走出校门开门办学,开展一些参观、观摩和动手实践的活动。为此,在学校领导和班长的支持和组织下,不同学期分别组织参观了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市劳动保障局职业培训中心和珠宝玉器市场,进行了现场教学。老年学员不顾乘车劳累,表现得精神饱满、认真观察和拍照、分辨和鉴赏,求知欲望令人敬佩。

例如,在上学期课堂教学中,当讲完宝玉石鉴定和金属饰品的加工等内容后,组织了开门办学环节。经过多次联系和请求,上海市劳动保障局职业培训中心破例同意接待老年大学的老年学员,开展参观、观摩和实践活动。职业培训中心的创意技术中心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开放了4个职业培训岗位的实践场所,即陶艺、琉璃制作、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和宝玉石鉴定实验室。在这个拥有现代化设备的实践场所里,学员们仔细考察、观摩各种加工设备和工艺流程及录像,询问操作规程和要领,欣赏多种多样的作品和样品,获得了许多生动直观的实际知识和印象。特别在宝玉石鉴定实验室里,学员们静心地聆听着远东现代技术培训中心宝石专家冯大山的专业介绍。他讲解宝石显微镜、偏光镜、二色镜、折射仪和密度计等常用鉴定仪器的使用与操作知识,并指导老年学员动手实践和操作。

老年大学如何开门办学?值得总结和探讨:

(1)开门办学,接触社会和生产实际,学的知识容易“接地”,也更扎实和有用,学员是欢迎和拥护的。

(2)开门办学是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措施,得到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倡导和支持,这次成功地到上海市劳动保障局职业培训中心开展实践活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3)重视老年大学开门办学的特殊性。尽管老年学员有要求、有热情、也很支持,可是作为组织者,必须注意老年学员的体力情况,提倡量力而行,注意自我保护。我们明确地提出:走出校门的开门办学,与课堂听课相比,需要更多的体力,如果自己感觉身体不适,可以请假,绝对不应勉强。

(4)绝大部分学员参加了这次开门办学活动,有一位脚伤的女学员坐轮椅由子女推着,也参加了开门办学活动,真是令人感动。学员们觉得这样的开门办学有收获,机会难得,值得珍惜。

6、 鼓励动脑又动手,老年学员的学习兴趣会更浓

鉴于老年学员具有比较丰富生活经验、经济购买和动手能力,同时不少学员家藏和现购了一些珠宝首饰的具体情况,我们提倡课内课外开展鉴赏活动。希望他们相互交换,对自己的和同学的物品进行鉴赏和讨论,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专业知识学而致用,活学活用。

针对有些学员在选购和鉴赏中的迷茫现象,在初步熟悉宝玉石鉴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珠宝首饰的材料选用和加工、颜色搭配、造型特点和营销手段和对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布置一些简单饰品设计练习,鼓励老年学员动脑又动手,学会选购要领和保养技能,培养更浓的学习新科技的兴趣。

总而言之,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尝试,对老年大学的教学规律和特殊性,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老年学员表现出的学习热情,用心听讲、认真记笔记,踊跃提问的学习态度,十分令人敬佩。他们渴求用新知识来丰富自己人生的心情,应该保护和赞美,值得想方设法尽量给予满足。《珠宝文化与科技》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还不够成熟,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在听取学员改进意见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

(作者单位  上海老年大学)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