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资源 创新形式 错位发展

发布时间:2016-01-26点击:15作者:上海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 李骏修系统管理员

老年教育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新焦点。随着社会老龄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上海城市老龄化进程居全国之首,上海的老年教育已成为基层社区和广大老年人欢迎的教育形式、终身学习的平台。老年大学是人们交流感情、切磋技艺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实现个人梦想、实现教育权利平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更是上海城市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站在新的平台上,我们面对着巨大的老年人群学习和受教育的需求。上海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又是老龄人口占比例在全国最高的一个城市,无论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来讲,都是前所未有的。

站在新的平台上,我们面对着政府对老年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2006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我们对学习型社会建设、发展老年教育,都有了基本的思路和定位。党和政府以越来越大的力度和举措支持老年教育,每年7000万元的投入是其它省市都没有的,确保老年教育的发展,这是上海得天独厚的条件。

站在新的平台上,我们面对着已是起点较高又比较率先的工作的平台。与国外的老年教育相比,我们的老年教育方式是中国式的,具有中国特点,我们涉及的人群数量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都领先和超越国外,这与党和政府的介入以及我们一批老同志对这项事业的热心是分不开的。

我们站在一个相对筑高的基础上,回顾上海老年教育发展的轨迹,展望今后老年教育的发展远景,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入地思考:

一、围绕老年教育资源开发做好文章,尽可能挖掘各方面资源为老年教育提供支撑和服务。譬如,上海高校的老年教育资源还有待开发。现在虽有9所上海高校已经开办了老年教育,但如何从学校层面来关注和发展老年教育,还大有文章可做。我们热切地希望上海的高等学校重视和关注老年教育,真正把老年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可以出力服务的组成部分。教育部领导最近在编制今后五年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的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包括高校资源)来支持老年教育。所以要下功夫做好高等院校支持老年教育这篇文章。

区县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近些年来,上海很多区县都已经在关注和利用社会资源,介入和支持老年教育。上海还有很多培训机构和社会组织的资源如何利用?这涉及到经费和人力的投入,也涉及到今后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如何接轨的问题。我们都要深入思考和认真探索。老年教育今后不可能全靠政府,也要走向市场,靠社会组织来共同支撑老年教育的局面。好在现在很多区县已经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迈出了第一步,许多做法都值得借鉴、普及和推广。下一步,我们将走访有关区县、高校和企业的老年大学,调查研究,以便拓宽视野、开阔思路,进一步谋划上海老年教育的发展。

课程资源也是亟待研究开发的一种资源因素,当然还有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我们不仅要享用社会提供的资源,也要利用老年人这个最有智慧的年龄段,让他们发挥智力优势,更好地服务社会。老年人的智力绝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衰减。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就是要通过专业团体的组合来发挥作用。如类似老教授协会这种性质的团体,不仅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休闲健身的目的,而且利用老年人特有的智慧,适当利用这些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这是我们在下一个五年必须着力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二、改进和创新老年人的学习方式。不仅是课堂教育、学校教育,还要提高老年教育的覆盖面。要不断提升老年教育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运用多元化的学习形式,让老年人能自主地选择,我们提供服务和支撑的平台。除了学校教育外,学习团队的建设是重点和突破口,学习团队应该是学校教育延伸的一块。老年大学(学校)要利用自己有利的条件,把“毕业”的学员通过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让他们在团队中终身不断地学习。对学习团队的定义,多年来一直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在培育学习团队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那些在班里出类拔萃的学员,有学习能力、掌握一定技能、知识水平的学员,很有可能担当学习团队的骨干。同时,让他们从学校走出去,变成社团领军人物,在社区发挥作用,这种机制很值得思考和实践。我们老年大学有责任、有能力,也有义务为培育学习团队做出贡献。

我们学校教育在今后可以开拓的一个方面,就是游学、研学。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而且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学习、去体验,这既是老年人的一种需求,又是我们学校教育有可能做的。老年人因为体力和观念的问题,和子女一同外出旅游会有“代际差别”,而通过我们的专业学习,将志同道合者组合在一起,通过一定的方式,走向社会去学习体验,肯定会受到老年人的欢迎。从完善上海老年教育的角度讲,我们也可以组团出去,可以先从到周边省市的交流和互访开始,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到境外去学习。游学在韩国、新加坡、日本以及台湾等地都是比较流行的,新加坡快乐学堂曾多次组团来上海老年大学游学,效果很好。游学有工作机制的问题,有安全的问题、经济的问题,还有学员自主选择及组合的问题。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安排,我们老年大学(学校)在这方面应该是大有作为的。

还有一个学习方式就是移动学习,老年人要跟上时代,有尊严地生活,就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移动学习的方式。今后,每所学校都要把移动学习的培训作为必要的项目。老年人能使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就会避免脱离社会的情况,进入精神生活自如的阶段。

三、面对需求,要研究和解决办学层次错位发展的问题。老年教育最早是从老干部教育开始的,以后不少有一定文化知识需求的人进校学习,现在老年大学更多的是面对一大批“老三届”前后年龄段的人,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他们有很特殊的经历,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广场舞”的出现,就体现了其娱乐性、社交性和群体性的特征。这个群体就是我们现在必须面对、照应和服务的对象。

我们要关注老年大学(学校)和老年学习点之间的层次差别问题,特别要关注高校老年大学和市级老年大学错位发展的层次问题。从学校发展的定位来看,不能仅仅满足于生源数量。我们要深入地思考和研究老年教育的系统性问题,除了满足娱乐、社交和群体活动外,对一些有才能、有一定专业要求的学员,可以安排一些高端的学习课程,开设中级班、高级班,让老年人不断向前走。我们高校和市级老年大学要在这个错位问题上多做些思考,有责任对全市老年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对老年教育课程的布局,对老年志愿者领袖的培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未来的五年里,我们还要对老年人学习文化的导向,对老年教育立法的导向,作些思考和探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任务和目标,依法治教的历史重任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的教育法已很周全,终身教育也有体现,其立法问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老年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我相信,只要坚持依法治教,不断地更新理念,创新机制,老年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根据在老年大学校长会议上的讲话记录整理)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