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我参加了长宁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文化局等单位举办的《上海话·上海情》——2013沪语综艺大赛。大赛要求参赛者用沪语,从“说、学、逗、唱”四个方面,自选沪剧、独脚戏、小品、上海说唱、故事、童谣、朗诵、沪语流行歌曲等表演形式参赛。我用上海话朗读了自己创作的散文自由体诗《孝顺服侍姆妈 延续一代又一代》,通过了预赛、初赛进入决赛,最后在决赛中获得了金奖。
我是个生在上海、长在上海的苏州人,对上海话情有独钟,从小就很欢喜听滑稽独脚戏,有时还欢喜模仿滑稽名家的节目来讲几句。这些年来,讲上海话的人越来越少,用上海话的范围也越来越小,许多上海小孩不会讲上海话,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己作为一个老上海人,总想为保护传承上海话这非物质文化出点力。前两年我报名参加了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举办的上海话语言有声数据库建设浦西城区发音合作人遴选,通过了初选,成为浦西城区调查点发音合作候选人,后来由于在郊区工作年限超过规定而落选了。
前年我听到长宁区文化局举办《上海话·上海情》首届“谈天说地阿富根”上海话大奖赛的消息,又急忙去报了名,很认真的去参加了预赛、初赛和复赛,后来由于缺乏临场经验,没能进决赛。
去年我获悉2013年沪语大赛的消息,马上到长宁区民俗文化中心去报了名,工作人员热心的介绍比赛内容和规定,还根据报名者自己介绍特长,帮助选好参赛的节目。我根据自己欢喜写作的特点,报了自己创作的节目。然后通过了预赛,在重阳节那天,我参加了在百联西郊购物中心剧场举行的初赛,用上海话朗诵了自创诗《孝顺服侍姆妈,延续一代又一代》,这首诗表达了母亲对我们子女深沉的爱,也反映了我作为子女对这份母爱的真挚感激之情,我在台上朗诵时激动得流泪哽咽,所以也得到了观众的掌声和仲富兰、姚祺儿、葛明铭、陈甦萍等评委老师的好评。
这次上海话大奖赛圆满落幕了,每年举办的上海话大奖赛的社会效应也在进一步扩大,传承保护上海话,弘扬海派民俗文化,也越来越被上海人和新上海人所理解和接受,我也有信心和干劲,为传承保护上海方言多做一点实际的事情,积极参加各种保护上海方言和海派文化的活动,为传承上海话、发扬上海情贡献自己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