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在本校三楼的报告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结业典礼。《古诗词》课,历经五个寒暑十个学期,在李剑冰老师的含辛茹苦、辛勤教诲下,终于来到了她的终点站:“最后一课”。
结业典礼上半截,李老师提纲契领地总结了古代诗词的源流、高峰、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诸多流派及其特点,在这些年通读完《历代诗典》这本教材“重典”的基础上,使大家对我国古体诗词有了一个总括性的印象。
下半部分,联欢会开始。首先,由系主任陶老师作开场白,他简要地介绍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老师的辛劳和学员对老师的喜爱,并强调此课受欢迎的程度:百座难觅一席,大家会心一笑。
接着,精湛的PPT背景音像打开,联欢会登场,金君君老师轻松自如、幽默风趣、精心编排、井然有序的主持,引来掌声不断,使得高潮迭起。学员们纷纷上台,有的作诗朗诵,有的表演歌唱,有的弹起电子琴,有的进行诗词知识问答,有的向老师赠送书法作品……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感谢老师这些年来的用心教导,感谢老师引领对诗词的热爱,向老师展示各自的性情爱好,向老师汇报在诗词方面的点滴收获。场面热烈,气氛欢快,笑声朗朗,情意融融。此时虽说窗外是隆冬季节,但这里俨然是一个春天的场景。整个联欢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是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感谢诗歌、感谢生活。接近尾声,大家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唱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给新年一个祝福,给未来一个希望,给新的课程一个期待。最后,运筹帷幄,统揽全局的班长吴凤菊作了总结性的讲话,绵密细致,温暖感人。联欢会结束了,大家鱼贯而出报告厅时还恋恋不舍,频频回头。
啊,五年
——写在《古诗词》班结业之时
学员 郑民强
五年前,
翻开了《历代诗典》的第一章,
好奇、兴奋、期待、希望,
新的旅程即将起航,
写下几句,以壮行囊:
济济一堂 白发同窗
娓娓剑冰 解读诗章
周秦汉晋 登峰宋唐
我心未泯 志得气昂
转眼间,五年过去了,
我们
走过了诗经的田野,
趟过了楚辞的江河,
跋涉上乐府的高地,
盘桓在魏晋的长廊,
登上唐宋的峰峦,
聆听元明清的苍凉。
在李老师的引领下,
我们的眼界,
变得开阔;
我们的胸襟,
变得博大;
我们的呼吸,
变得舒缓;
我们的头颅,
变得高昂。
我们会翻青白眼,
像阮籍一样;
我们会采菊东篱下,
像陶潜一样;
我们会天子呼来不上船、直挂云帆济沧海,
像李白一样;
我们会白日放歌须纵酒、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像杜甫一样;
我们会老夫聊发少年狂,
像苏轼一样;
我们会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像辛弃疾一样;
我们会只留清气满乾坤,
像王冕一样;
我们会沉思往事立残阳,
像纳兰性德一样。
五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
只是一刹。
在人生的履历上,
也不过匆匆一笔。
但这诗词相伴的五年,
过的充实,过的斑斓,
过的温馨,过的舒畅。
过得春风骀荡,
过得秋高气爽。
五年来,
老师讲了186位诗人,
600多首诗词曲赋。
如山阴道上行,
令我们目不暇接。
如春风化雨,
滋润了我们的心田。
我们不需要什么协会会员,
我们不需要什么红榜荣耀,
我们只求心与心的契合,
目与目的热望。
同道相聚、气味相投,
簇拥在老师的身旁,
听他讲唐诗宋词,
听他讲明清华章。
五年即将过去,
新的五年即将开启。
这里化用海子的一句诗,
郑重地告诉大家:
你来人间一趟,
你得听听李老师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