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生增值的幸福

发布时间:2016-02-02点击:13作者:钢琴系849班 茅溢系统管理员

四年前的夏天,当我决定放下工作,回归家庭,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惬意、散懒的生活,便被多年的好友推进了上海老年大学,那年我六十岁。

首选学习的科目是钢琴,那是我多年的梦想。我从小喜欢音乐,因为忙于学习,工作、照顾家庭,根本不可能有条件、有时间去系统学习音乐,但是对音乐的聆听和欣赏却始终没有间断过。我小时候接触过音乐,还曾是学校民乐队的月琴手,自觉学钢琴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学琴以后,困难接踵而来,凡是老人在学琴中碰到的问题在我身上无一幸免。当梦想与现实都放在面前时,才体会到六十岁学吹打是多么的不易。静下心来思考后,我采用“笨鸟先飞”的方法与自己较劲,上课认真听,将老师所讲的要点记下,看老师的示范的手腕和手指动作。回家每天两小时练琴是必须的。半年以后,我在课堂上用双手弹奏《平安夜》并受到老师表扬。

拜厄第四学期有了插班599第一学期的机会,我在两个钢琴班上课,对初学者来说真是一个挑战,因为方法不对,练琴练得整个背部象抽住一样,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才得以缓解。这半年是我学琴生涯中最辛苦的半年,我没有放弃,坚持下来。经过了拜厄、599,直至现在的849,我的琴艺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深切体会到老年人学琴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每天挤二到三小时的练琴时间,开始要慢弹,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积少成多。在高难度的技巧和速度上,与孩子和年轻人相比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可以在对乐曲的处理和理解上多下点工夫,同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去年年末,我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钢琴交流演奏会,表演了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今年5月我参加了普陀分校举办的“放飞艺韵,抒展风华”的演奏会,弹奏了《黄水谣》。虽然我的琴艺略显稚嫩,但是二次演奏锻炼了自己,增强了自信,有了一份从容,更重要的是有了博览众长,向别人学习的机会。

二年前,我又走进了小组唱班的课堂,学习了科学的发声方法,逐步学会了用足够连贯的气息来支持声音以及高低、长短、强弱等等。虽然我做得不够完美,有的时候甚至出尽洋相,但是声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使我乐而忘忧、激情满怀、积极向上!

每周来校上课,是我翘首以盼的日子。我为着学习而来,带着享受而归。学钢琴让我手、脚、脑并用,声乐的气息运用使困扰多年的气管炎至今没有复发。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这是任何身外之物所换不来的。

这四年,我开辟了新的人生道路上的自信和勇气,也是给人生增值,越活越快乐的幸福时光。人退休实际上是一次转岗换位。在亲友的聚会中,我将在老年大学学习的体会告诉大家,也是将幸福传递给了他们。我的幸福时光还很长,我将永远把这幸福收藏。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