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美 心灵更美—形体训练班老师唐菊芳

发布时间:2016-02-01点击:12作者:严 求系统管理员

站在眼前的是眉清目秀、温文尔雅的唐菊芳老师——上海老年大学形体班的教师。在明亮的多功能练功房里,唐老师穿着运动服,在六十多位同学间穿梭指导,乐此不疲。当学员们也穿着V字领练功服翩翩起舞时,那是一道何等赏心悦目的亮丽的风景线。但谁能想到,执教的是一位78岁的老人,在上海老年大学教了整整十三年的健美和形体训练课。在一次课后的采访活动中,学员们争相发言,由衷地表达对老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一位学员还写了长诗赞颂她,其中写道:

唐老师,上您的课真快活,

课堂上不仅充满欢声笑语,

还引领我们享受到艺术之美。

因为你本身就是美的化身,

优雅的气质体现在您的举手投足之间,

内心的涵养凸显在您的言谈笑语之中。

只有热爱生活、心胸坦荡荡人,

才能通过肢体语言做一个“心智交流”。

一、兢兢业业, 一生热爱体育和形体教学

五十年代,唐菊芳就读于浙江师范学院体育系,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师范大学和师大附中任教, 一直到1991年退休。她从1987年开始接触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健身操工作,1993年起负责上海市老年体育协会健身操(舞)委员会工作,从此和老年健身操(舞)结下了不解之缘。其间,她率领的团队在三届全国中老年舞蹈比赛中均获得健身舞一等奖。并获得过全国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国老年人体育先进工作者和上海市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并因在社区活动中的骄人成绩,而捧得2009年徐汇区社区教育“奉献奖”

2000年,上海老年大学有幸请她来担任健美操班老师。2008年开始,学校又开设新课程,请她担任两个形体训练班的教学工作。形体训练按常规是专业院校的基础课,须从小抓起,而老年大学开设形体课是首创,按唐老师的说法是补“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的生活跨入了新的境界。她对学员们说:“老避免不了,但我们要使自己优雅地老去。我们谁都无法阻止时光的流逝,但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态,学会优雅和从容,从外貌和内涵上提高自己,从内到外地不断完善自我。”

上海老年大学的形体训练班是热门班。新学员都是慕名而来,若想报上名,需凌晨三四点钟到学校排队,有的前一天就租住学校附近的小旅馆,以免错过报名良机。

二、创编好教材,以优美激情示范来激发学员积极性。

形体训练是塑造形体美的课程,她的教学目标是:在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基础上,修正不良体态,培养正确的坐姿、站姿、蹲姿等各种场合的姿态,以达到从肢体动作到内在气质、素养的形神合一,展示美丽和风采、体验幸福和快乐。

老年大学的主体是老年学员。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年龄、职业、基础、学习目的各不相同。健美和形体训练都没有现成的教材,需要自编大纲和教材,当然也可以借鉴和选编其他可用的资料。唐老师根据学员情况,先从基础抓起,再延伸到外延有关动作,编排组合成“套路”,每学期有2—3套的组合练习;动作要求简单而又具美感,由简到繁,速度由慢到快;先学单个动作,再进行组合练习,较复杂的动作则分解教学。每学期的内容都不重复,循序渐进,不断创新。

每个寒暑假,她都不会闲着,在家精心选择乐曲,然后根据乐曲细心编排舞蹈动作,自己先一遍遍地练熟,准备新学期的教学。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她会首先宣布全学期的教学计划:学哪几个舞蹈,约需几周完成,让人人心中有数。每次上课,她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提早一小时静静地坐在录音机旁,等待同学们的到来。练功房大大的镜子前,映现着唐老师姣好的身材和得体大方的穿着。谁走进教室,她都会亲切地问候、交谈。上课时,她又总是不顾高龄,精神饱满地在教室里前后来回示范,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大家领悟为止。对学生,她总是以鼓励为主,从来没有红过脸,但也不姑息学生们动作上问题。为了形象地教学,她会模仿不正确的动作,然后指出症结所在,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学员们在练习中感受健之美、形之美、音之美,同时改善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软性,将养生和修身融为一体。参加训练后,学员们高兴地对老师说:“回到单位后,同事们说我站相不一样了,动作协调了,人也挺拔有精神了”,有的说“同事说我年轻了,动作优雅又有风度了”。唐老师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这是耕耘者的收获之喜。

三、形体美和心灵美相结合,营造和谐集体

唐老师说,保持优美的体态固然重要,但是心灵美更重要。懂得做人,树长者风范,将外在的美和内心的美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的美。第一次上课,她就提出:我们都是来自四面八方,为了同一个目标——“健康快乐”走到一起,因此,“健康快乐每一天”是我们形体训练班的口号。下课时,同学们会有节奏地拍着手,高呼两遍:“健康快乐每一天!”然后象年青人那样 “ye!”,双手摆个胜利V字造型。她让学员记住:到老年大学是来找健康找快乐的,不要因一件小事而喋喋不休,更不要因微小的碰撞而面红耳赤,要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每个学员快快乐乐学习,高高兴兴回家。

班上人数众多,每次上课前后,两个教室的人都站得满满的,班长把大家分成6组,每次上课,各组按序列站,每周向右移动一个序列,练习时,全班分成两大组,前后教室轮换,这样每个组都有享受教室最佳位置的机会。全班同学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们往往会提早一小时到校,延迟半小时回家,认真复习探讨;跳得好的同学会毫无保留地帮助他人;插班的新生会得到身边同学的热情帮助,得到老同学课间休息时的“补课”。年纪最大的学员已超过75岁,但和大家完全一样刻苦学习;有的还利用所学的技能,到社区去进行传授指导,深受老年居民的欢迎。这是一个温馨团结的集体,每学期结束,班长会举办一次班级聚会,大家向老师表示感激之情,同学问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四、身教重于言教,她是“风范长者”

有一个高温日,室外气温达到36度,又碰上教室里的空调坏了,不做动作还浑身冒汗呢,可是唐老师还像平常一样连讲带做,持续教两个班的课近四个小时,让学员们深受感动:“有这样的老师,我们还敢偷半点懒吗?”上学期寒假后,唐老师开刀住院一个月后就来上课了,而且教的又是新的内容,学员们猜测她在开刀后又没好好休息——在家备课了。大家舍不得老师累着,端椅子给她坐,但她怎么也不肯,仍然坚持一遍遍地做示范动作。唐老师每次示演完毕,学员们都会情不自禁地为她热烈鼓掌,这是情不自禁地从内心焕发出来的心声。

她把学员视作姐妹,和声细气,循循诱导,从未红过脸。她总是用赞赏和鼓励的话激励大家:“大家看镜子,挺胸抬头多精神,人人都是公主”。于是一块笑着、跳着、乐着。而对同学们的表扬,唐老师总是非常谦虚,甚至还会脸红, 会淡淡地说; “感谢大家的鼓励,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