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学员能开口说英语

发布时间:2016-02-01点击:12作者:admin系统管理员

教师简介:刘文娟,196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82—198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修美国语言和文化。历任河北理工大学、上海医疗专科学校、上海大学外语教师。期间曾编写过专业英语教材、英语文选,翻译过多篇专业文章;她参与的有关科研项目,曾获得上海市社会进步三等奖。1998年退休至今,在上海老年大学外语系任教,2013年被评为上海市老年教育优秀教师,学生赞誉她是“一颗心全想着我们”的好老师。

教学理念:

“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这是刘文娟老师孜孜追求的教学理念。她根据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开放交流的发展趋势,从学生出国探亲、周游世界的需求出发,率先开出《出国常用短句》口语班。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能开口进行英语交流作为自己的追求的教学目的。十几年来,她为此不懈努力并取得了显著实效。

教学特色:

1、目标切实,因人施教。她的学生是一群英语基础不一、年过花甲或逾古稀的学习者,针对他们“开口难’的实际情况,刘老师从最基本、最实用、最易开口的短句起步,朝“学习开口→愿意开口→抢着开口→开出好口”的课程目标循序渐进。为了让学生勇敢迈出第一步,每堂课她总是巡行在学生座位旁,躬身弯腰倾听,反复示范;又让学生结对练习,一步步地开发着学生的潜能。

2、模拟情景,以趣激学。教学中,刘老师努力尝试做一个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的智者。她常常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训练情景,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她让学生模拟角色,进行生活化的表演体验,这些活动既同课文主题相贴切,又贴近学生生活,把知识巩固融入活动实践之中,让学生在愉悦中学到了鲜活的口语,顺利地实现了课程目标。

3、  坚持教研,勇于实践。刘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和谐。她根据受教者的不同层次、不同状态和不同需求,亲自录音刻光盘,编写适合老年学员学习英语特点的教材,设计编辑扩展学习的补充教材,满足了学生的提升需求。

4、自成一格,创新天地。在教学过程中刘教师采用“启动、互动、自动,”,“参与、活动、运用” 的教学新模式。启发鼓动引导,师生、生生之间开展互动训练,学生自觉参与、主动实践,构建积极、主动、有效的语言实践环境,学员的英语口语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5、全心投入,热情奉献。在老年英语口语教学中刘老师倾注心力,每节课前她就从远在闵行区的家中赶到学校,亲切地迎候学员的到来,指导着早到的学生进行口语操练。上课时总是认真倾听,耐心细致地讲解,课后不断与学员开展沟通与交流,适时进行教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时间与健康献给了老年教育。

教学成果:

1、异国他乡,彰显风采。十五年来,刘老师的辛勤付出,惠及了数以千计的老年学生。课堂上,让学生从不会讲到敢于讲,是一种进步;从敢于讲到抢着讲,更是一种飞跃。生活中,许多学员摆脱了当初开口难的尴尬,在异国他乡,或大方得体的问询;或毫无怯色的侃价……他们用英语解决着各自的实际问题,也彰显了中国老人的风采。

2、学以致用,桃李芬芳。在社区英语学习的讲台上,神采飞扬、口语流畅的老师,是她曾经的学生;在上海开放交流的活动中,热情周到的志愿者,不少是她的麾下之兵;更不用说,有的学生还荣获了街道英语教学领军人物的称号。起到了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

3、与时俱进,更新教材。在十多年的老年口语教学实践基础上,她编写的老年大学英语口语系列教材《周游世界》一书,上册已于2013年秋季投入使用。教材以老年人出国旅游的需求为核心,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成为全国第一本专门为老年学员编写的英语口语教材,为老年教育的教材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撰稿人    吴建华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