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离市老年大学很近。然很久以来不屑一顾,“都这么老了,还上什么‘大学’呀!”
一天,我不经意“荡”进了学校……门面不大其貌不扬,里边还真“别有洞天”。歌声、舞声、琴声,莺歌燕舞;绘画、烹饪、保健,一应俱全……走到交谊舞教室门口,听到震撼心灵的乐曲,看到和我年龄相仿的“淑女”、“绅士”翩翩起舞……
一气宇轩昂的男子映入我眼帘,约1米80个子,身背笔挺,正指导学生跳舞。听介绍,他是王俊和老师,还有孟繁珍——一位从容大方的女老师。
于是,我参加了三个学期的交谊舞班。老师教学认真严谨,规范标准,针对中老年人特点由浅入深。基本步是交谊舞的基础:老师对站立、前进、后退、松推、升降、旋转、摆荡……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王老师示范动作潇洒自如,孟老师亦飘逸迷人。后来我还知道,两位老师曾多次荣获三省一市和上海市重大舞蹈比赛冠亚军呢!
入学第一天,我的笨拙手臂摆着僵硬动作,王老师以有力的手搭着我的双臂给予耐心纠正。天气不热,他一个一个人、一个一个动作进行指导,挥汗成雨。我邀孟老师伴舞,将她的手握得好紧,脚又多次踩着,老师面不露愠色,自始至终热诚辅导……
一天在家,王老师打来电话,我惊讶。原来学快四步,我想偃旗息鼓。王老师鼓励我并为我指点迷津。新学员舞跳得差,老师却几次电话找来!感动之余使我增加了信心。
假期里,班里组织游余杭,老师同去融入“大家庭”。途中互聊我才知晓,王老师练舞二十余年,所以才有今朝功夫。家住很远,但从未迟到。天热天冷,还在教室预先开好空调。舞艺精湛又如此敬业,他俩多次被评为静安区老年大学优秀教师。
几学期来,我们学会不少:优雅飘逸的华尔兹,轻布曼妙的布鲁斯,婀娜多姿的恰恰,酣畅淋漓的快四……音乐节奏明快,或抒情或震撼,令人潇洒让人愉悦。学舞后,习惯性曲背的我走路身背挺了。老同事见面都说我精神焕发,不少人还要我介绍来学舞!
现在,老年大学成了我老年生活的欢乐圣地。这是中国特色的老年人乐园。有许多象王、孟一样的老师,学校一定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