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年学员带入油画艺术殿堂

发布时间:2016-02-01点击:17作者:蔡文浩系统管理员

我毕业于华东师大美术系。之前,一直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2008年,上海老年大学油画班创立了,我有幸担任了油画班的首任老师。油画班的学制分两年基础、两年提高,但后来因学员的要求又延续加开了一年的进修。所以按学制来计算,现在是第二届油画班了。在这期间,为了缓解许多老学员不愿毕业而新学员进不了油画班的矛盾,我又增开了一个水粉班来作为油画班的补充。另外,除了在老年大学教油画、水粉和素描之外,我还在其它几所院校教授应用艺术设计课程。相比之下,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对老年学员的感情胜过教其他在校学生,那些可敬可爱的老年学员给我带来了很多愉悦。

一、从零开始,由浅入深,鼓励学员反复实践

老年大学油画班的学员中有教师、工程师、医生、设计师、会计师、机关企事业干部及工人等等,大家的职业和经历各不相同,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退休后走到一起来了。这也算是一种缘份吧,那就应该好好珍惜它。大部分学员以前没有学过油画,不过他们都是油画爱好者,等到现在退休有时间了,就来圆一下画油画的梦,老年大学正好给他们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满足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所以,我从任教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位:愉快教学,让我们的学员既要学到东西又要学得开心。

油画作为一种绘画表现形式,起源于欧洲,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它以其色彩丰富和表现力强,深受广大绘画爱好者的喜爱,特别是对初学者,有着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老年大学的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普通教学模式,它需要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去不断调整、探索和创新模式。我教过应届生及成人的教学,不过教老年人学油画还是第一次。而且,老年学员的起步程度不同,感觉和悟性不同,真的教授起来,心里没有十分的把握,这是因为:一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二没有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可作参考,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探索着去教学。   

教学伊始,首先要解决学员如何选购油画的工具和材料,在课堂上,我通过一一介绍和实样展示,耐心细致解答学员提出的各种问题,其中包括怎样选颜色、笔、油画箱及油画笔用好以后如何清洗保养等问题。接下来在如何运用油画这一工具来作画时,则进行了色彩理论和西方油画史讲解。随后通过写生示范,让学员从感性认识上进一步了解怎样画油画。我的耐心细致及努力,赢得了学员们的初步认可,使我有信心按我的教学方法教下去。

在教学中,我坚持学员动手为主和教学示范为辅的原则。因为油画是通过色彩调配和笔触的运用来表现的,所以必须通过不断实践才能逐渐掌握技能。我告诉学员,学色彩一半是靠理性,另一半是靠感性,这理性就是色彩的基本规律,而感性则是色彩的认知度和敏感性。对色彩的敏感性是要经过不断观察和反复实践才能具备的。学员们学画的态度都很认真,在看老师示范时,他们有的会在笔记本上做笔记,有的拿出相机当场拍照和摄像进行记录。另外,在教学员油画的同时,我也会引导他们去了解油画和认识油画;包括对油画艺术发展史要有所了解,对油画的各种流派、风格和技法的了解认识。根据学员在画面上不同表现的特点,指导他们应从哪个画家或流派去学习参考。

二、点评入手,因人而异,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无止境,锲而不舍。学画要有毅力,不断进取,学员们的努力换来的是收获。每一次课堂作业完成后,我都会给大家进行一一点评。而每到这一天,教室里显得特别热闹,墙面上挂满了学员们的作业,有的还把自己在家里画的作业也一起带来了。大家看着自已的作业,都有一种自豪和成就感,也企待着自己的作业能得到老师和大家的认可。在作业点评时,我会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进行引导。虽然学员中的绘画基础有高低,但我告诉他们,在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并不仅仅是以画得写实逼真为标准的,还要看这幅画是否给人以一种美的视觉享受,这其中包括构图、色彩和运笔所产生的肌理效果等诸多因素。记得有位女学员在其作品中,用笔和用色之大胆泼辣,是我比较少见到的,且绘画感和色彩感也相当好。虽然在造型上有些不准和粗糙,但这并不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许多男学员看了也为之折服和惊叹,而她性格也正是如此,平日里总是大大咧咧的。在点评中,我充分肯定了她的优点,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建议她去看某几位大师的作品作为参考,不断提升自己。还有位学员与其相反,性格较内向文静,基础一般,过去有自卑感,总感觉所画的东西不如他人,色彩和构图比较简单。但我看了以后觉得其作品有一种稚真朴实感,色彩宁静,画如其人。点评中,我指出这正好体现出她的个性,鼓励她就这样画下去。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认可,她很高兴,画油画的兴趣更浓了,我为学员们的进步与收获感到高兴。

在对基础较好的学员作品进行点评时,我会用较高的要求去分析点评,使他们能不断提高且不满足于现状。而对于大多数基础一般或较弱学员,则更多的是鼓励和引导,因为他们往往会自叹不如,容易打退堂鼓。这时我就跟他们说,我们老年人学画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在退休后找一件感兴趣、能开心的事情来做吗?不要急着跟画得好的学员比,要和自己的过去或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学员比,不信你把自己画的第一张作业拿出来与现在的画作比较,这时你就会发现有进步了。听我这么一说,他们的心态也就平和多了,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了。老师的鼓励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尤其对初学的学员,每当听到老师对其作业进行肯定和表扬时,就会高兴得像小孩似的,有的跑到我面前跟我说,今天我太高兴了,感谢老师对我的鼓励,我要继续努力。他们的高兴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我的教学宗旨,就是要使他们能快乐地学画。

正是通过对每一位学员的个性来指导他们画画,所以他们的画挂在墙上作点评时,我基本上不用问就知道是谁画的,性格不同的学员所呈现出来的是风格迥异的画面,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两个油画班的学员们在学校共举办过三次作品展览,得到学校和大家的肯定与好评。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加深了学员与老师、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友情。

新的一届油画班在这学期又开始了,摆在我面前的新问题也随之出现。在新的油画班中,新老学员各占一半,但教学还是从油画基础(一)开始。为此在静物摆放的时候,就要考虑既要符合新学员初学的要求,又要照顾到一些基础较好和一部分虽已学过、但基础一般的老学员的要求。所以这学期就出现了高、中、低不同难度的静物摆放,分成三组来满足学员们的学习需求,大家开玩笑地戏称,这有点像乡村复合式的教学。虽然摆放这些静物时,需要费点时间和精力,但看到学员们能够高兴的在教室里画着画,我想自己辛苦点也很值得。

三、平台交流,互帮互学,利用网络形成良好氛围

当今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已很普及。我们的两个油画班学员就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分别在微信上建立了“话画”和“开心画苑”两个学习交流平台。有了这一平台,大家平时都会在这上面发些古今中外画家的作品以及平日里在家作画的作业,互相欣赏学习交流。同样,我也会在这一平台上经常介绍些名家作品及世界一流的美术馆、博物馆的网址,供大家学习、参考和收藏。平时,我常跟学员们说,学画的人要做到“眼高手低”,因为经常看经典的名家作品,有助于提高你的眼界和绘画素养。不仅是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还包括其它种类的艺术,诸如电影、音乐、舞蹈、建筑、雕塑及文学等都可以学习和借鉴,触类旁通。

有的学员在外写生期间,还会通过微信把所画的作业及时传给我,这时,我都会一一回复来进行点评,同时也会让他们注意身体及出行的安全。

班里有几位学员虽然已经移居国外,但都一直关注着油画班的学习动态,有的在微信和邮箱上经常进行绘画学习的信息交流,并时时流露出想念老年大学油画班的学习生活。有位学员是去年九月份才出国定居的,十二月初就回来探亲了。问她为什么这么快就回来?她说在那里人生地不熟的,不太敢出去写生,在家里画画又怕弄脏,且没人指导,这滋味实在不好受,还有一点就是想念大家。一位两年前出国定居的老学员,过去在电子邮箱中有过一些信息来往,但后来没有联系了。去年十一月中旬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大家都很惊喜。他握着我的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回来一定要看望蔡老师和同学们,非常想念大家。”还特意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买了挺厚的一本画册来送给我。这使我很感动,我想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但他们会一直想着老师。

班级里有几个基础好的学员往往能带动整个班的学习热情,学员之间互帮互学已形成风气。这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平时的学习上。一些学员经过几年的学习,已不满足在课堂上画静物和去市区公园画风景了,他们自发组织到周边省市的山区、风景地实地写生。在写生过程中,基础好的学员会指导和帮助其他基础较弱学员,学员们相互学习,既提高了技艺,又增进了友谊。他们在课堂外写生画画,展示了我们老年大学的形象,经常会遇到有人用羡慕的眼光和口吻问,你们是哪里的?我也能不能到你们这里来学油画?每当这时,我们的学员就会很自豪地说,我们是上海老年大学油画班的,欢迎你们到我们老年大学来学习。去年新加坡的老年朋友到我们油画教室来参观时,感叹我们这里的老年人真幸福,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

我和学员们成了朋友,在我给他们带去高兴的同时,他们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愿我们老年大学的油画班越办越好。

 (作者    上海老年大学)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