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仲兴老师是艺术大师吴昌硕的第三代传人,他的人品、书艺和教学方法,无不为广大学生所称道。
精心备课
林老师虽然在老年教育战线从教20多年,但他始终那样认真、执著,他有一句名言:“我把每位学生都当教授”。77岁高龄的他每天凌晨三四点即起,读书练字、精心备课,做到:不重复自己、不重复教案。有些跟随他多年的学员,发现他的教学内容竟然没有重复,不禁啧啧称奇。林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每首诗文,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不仅疏通文字,还结合生活直抒胸臆,给人向上向善的力量,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精心示范
林老师每学期教每班学生两本字帖,后因学生越来越多,原来两班分成四个班,而且教学内容各异,分为:篆草班、篆行班、魏行班、隶草班,这样就变为四个班八本帖,如小篆、隶书、魏碑、行书及草书都选自名帖。林老师每堂课有三分之一时间当堂示范,从执笔的擫、押、钩、格、抵,到运笔的结体布局,笔笔有交待、字字有心得。既体现传统技法的“屋漏痕”、“铁划沙”,更有他自己的突破、超越和创新。
精心点评
每堂课的最后环节中,林老师拿出折叠教鞭,对学员的习作逐篇逐字评价点拨,甚至再次示范。他认为这既反馈学生的“学”,也检验教师的“教”。林老师还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中的“高手”,响鼓重捶,严格要求;对年长学员,称呼“某老”,尊重鼓励;对新学员则勉励有加,耐心点拨……点评一人,得益全班,这是林老师每堂课的“收官之作”、点睛之笔。
精心赐作
每学期的最后一课,林老师都要无偿为每位学生写作品。他熟练运用篆隶行草、当堂挥毫,还逐一盖章,成为一件完美的佳作。虽然内容由学员自选,但林老师从不马虎,有时还帮助修改、点石成金,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林老师以篆书、隶书及草书精心创作、装裱精美的《心经》和禅语,先后捐赠给江浙沪一带的著名寺庙和博物馆多达400多幅, 他还精心挑选了60幅作品捐赠给中国文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