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相信中医,最好不吃药就能治病养生。
我产生了学经络穴位保健养生治病的强烈兴趣。近二年多来,买了不少有关书籍孜孜以求,费时费劲只是一知半解。如开始只知道内关穴可以治心慌不适,但不知是在什么经络,有些什么用。后来又自学十二经络,在找穴位时按标准经穴部位图按图骥索,量比例来定,当然找不正确。各种参考书各有千秋,却也有局限与不足,难以解惑。去年学了“保健针灸学”,真爽,真值得一学。
(一)
针灸学术是中医学的组成之一,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针法、灸法等技法,在人体经络的腧穴(即穴位)上进行刺激来防病或保健养生,人体穴位就像自身储存的庞大的医学宝库,要我们去认识、去挖掘和应用。
学后,十二经络、督脉和任脉的走向,经络上的穴位也容易找准了,有什么不舒服或保健找什么经络、穴位也基本明确了,有些疾病怎样辩证施治也有了方向。现在自己和家人有些小毛小病或不舒服,都可以找穴位帮忙,不必去医院求医了。我的胃曾作过大部分切除术,有时过食就不适,这时敲敲梁丘穴、公孙穴,症状就会缓解。有次扭了脚,左足外踝附近青紫肿胀,我应用委中穴、承山穴,两天不到就退肿,走路不痛了。碰到肠胃不好、拉稀或便秘,按摩(肚脐)神阙穴两旁的天枢穴或大横穴,一般一、二天就可以大便成形了。我婆婆已百岁高龄,那次她有点咳嗽,可听到她胸腔气管部分发出的呼噜声,我给她在太渊穴、列缺穴和孔最穴上轮换敷贴有针法作用的治疗贴,几天后,症状都消失了,真是省时省力,还省钱。这就是我学“保健针灸”的收获。当然,对于他人,我也是乐意帮助他们解决疾病困扰的。
这一切收获,我要感谢教这门课的周文新老师。
(二)
周文新老师是上海中医大学的在职教授,他选用编著的教材正规严谨,系统科学,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经典、最好的一本书。
针灸学需要有中医学基础和人体解剖学的知识,绝大部分同学没学过,内容也比较枯燥难懂。他能深入浅出地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来传授;一些穴位的定位是采用人体解剖结构来定位的,他又用简易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找到位置;有些重要穴位,他还会走到一个个学员的座位处来具体指点。
教材中,他突出重点,在有相关内容处,又提纲契领的复习以前讲过的内容,以便大家记住。如穴位位置、主治作用和操作手法等,他都是系统地、从理论到实践,传授他30余年行医的丰富经验,并关照我们必须注意的问题。如有的穴位,教材上列举许多主治作用,他总是概括出主要的作用面。如尺泽穴,他说主要治肺肾阴虚症状如咳嗽、气喘、潮热、咽喉肿痛等可治;又如针法时,若拔出时皮肤上有血包肿起如何办?对于常服阿司匹林或血小板低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防止出血过多。
讲课中,他没有夸大穴位治病的功效,而是明确指出哪些疾病用针灸有效(如面神经瘫痪),哪些效果不明显,哪些穴位不能针,哪些症状要立即送医院,哪些可以在家治疗的。要讲究辩证施治。
(三)
针灸治病的最基本作用是疏通经络,扶助正气,抗御病邪,祛除致病因素,通过穴位配伍和针灸方法的运用,达到调和阴阳平衡的状态。
中医(包括针灸)治疗讲究从人的整体观念着手,结合时令气候特点而辩证施治,可取天枢、中腕穴等调理肠胃,也要重视病因治疗,即取上巨虚、阴陵泉、合谷和内庭等清热利湿的整体治疗。
中医的辩证施治,真是奥妙无穷,可以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如胃痛,可以有七种病因病机,如肝气郁结、积寒于胃、湿热内郁、宿食停滞、气滞血瘀、胃热伤阴、脾胃虚弱等,不同病因选择配伍的治疗穴位就不相同,其中大有学问。所以不同的人,犯相同的胃痛,其治疗方法就不同,称为同病异治。也有不同的疾病,由于相同的病机和症状而采用同一治疗方法,如西医看来是完全不同的病,如疟疾、痢疾、哮喘、乳糜尿,在病程的某个阶段出现气虚症状时,可采用同一个“补气”处方,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方法,充分体现富含哲理的辩证论治精神,我要学好这门课,就是要把握好中医学里面朴素的唯物辩证法。
中医的“虚”和“玄”,其实就是内涵哲理。许多科学家和医学者通过研究和实践,取得不断的进步,证实了中医的科学性,如沈自尹(上海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等通过异病同治,用先进的科研手段以及以药测证的方法,最后揭示了西医认为完全不同的六种当某个阶段出现中医所称的“肾虚”症状时,都可用中医补肾的方法提高疗效,说明不同疾病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物质基础,经四十余年研究,其结论是下丘脑为肾阳虚症的调节中心。肾阳虚症的主要发病环节上下丘脑。这就揭示了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又如王永炎、吴以岭(中国工程院院士)等构建了脉络学说络脉上经脉分出的浅层分支,是以运行血液为主要功能的网络,它与西医学中的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具有高度相关性,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并建立了辩证诊断标准。
这些研究成果让我进一步为中华文化而自豪,也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深不见底。利用寒假假期,我又复习了课程,又学习了上述最新研究报导,让我倍感兴奋和亲切,鞭策自己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针灸学已传播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周老师曾去新加坡讲学,今年又正在马来西亚讲学。跟周老师学了一年,真有些不舍和遗憾,真想再跟他多学点,不知在马来西亚讲学后还能来我校上课吗?希望着。
感谢上海老年大学有如此精湛的课程和老师。
(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