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从事理工科教学的高校教师,但从小就爱好音乐,尤其喜欢“乐器之王”的钢琴,梦想着在琴键上弹奏出美妙悦耳的音乐。由于诸多因素,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想让女儿来圆我的梦。为培养女儿的音乐素养,她的玩具是小三角钢琴、凤凰琴。她正想学小提琴时,被推荐学舞蹈,后来又学了吉他弹唱。女儿也是学理工科的,大学毕业后被单位重用,就一心扑在工作上,对文艺渐远渐疏,也就圆不了我的梦。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各种报刊杂志大力宣传“弹钢琴的好处”,使钢琴逐渐走入平民家庭,学钢琴已成为中老年人业余学习的“热门学科”,学琴人数与日俱增,目前上海约有三万“老琴童”。为了圆梦,提高自身的修养,我于2004年到嘉定老年大学学钢琴。当时学员多,仅有一台钢琴,直到2007年学校购买了数码钢琴,才达到1~2人一台。因身负重任,工作繁忙,又是深度近视加白内障,我断断续续练琴多年,养成不看谱只看键的坏习惯,自感基本训练不到位,弹不了完整的曲子,更不用说美妙悦耳了。
直到2010年第二次退休,我已年近七旬,有幸来到上海老年大学,被编入现在的599(二)4班,终于开始系统地学钢琴。学校现代化设施齐全,系领导根据老年教育的特点,制定了适合老年人学钢琴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选择了合理的教材;有切实可行的教学安排,不全是枯燥的练习曲训练,中间插入适合我们弹奏的优美乐曲,从而激发了我们学琴的兴趣。我们的任课老师方怡,是一位乐意奉献老年教育的青年教师。她既严格又和善,授课时认真讲解每条练习曲的要点、难点,一首曲子分段示范让我们练习。同时,她不断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认真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使我们回家能正确地练习。当回琴时,她认真听取每位同学的弹奏,友好地指出错误,并加以鼓励。在回琴作点评时,特别强调要慢弹,但节奏一定要正确、要完整地弹奏出练习曲或乐曲;重视正确的指法、句法,尽量少看琴多看谱;强调双音的连奏,一定要弹整齐,并能听到旋律音……等基本训练,使我受益匪浅,也增强了我弹琴的自信。
我们班级的氛围真好,我们有一位乐意奉献、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好班长戴华玲。在她的关心下,我很快融入了班级,使我课后能与同学相互交流。有时因故请假,她会打电话告知学习进度和注意事项。她还利用寒、暑假组织同学聚会,由张依依同学提供舒适的聚会环境。我们相互交流切磋琴艺。在聚会中,汪延同学耐心讲解难点,不厌其烦地演示;孙维斌同学忙着用相机记录下精彩画面;余逊同学为大家烹饪了健康养身的午餐……
钢琴伴我老来乐,弹钢琴的愉悦和精神享受,使我的晚年生活像七彩晚霞绚烂多彩。我坚信,在方怡老师的指导下,有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学,慢慢来,别着急,总有一天我会弹奏出美妙悦耳的乐曲,圆我儿时的梦。
钢琴599(二)4班 席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