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这一名称,我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听到的,那时人到中年,本以为“情人节”与我没戏。不曾想到2007年竟有人请我和妻子去梅龙镇酒家过“情人节”。吃惊之余,忽然想起我年青时的婚宴,也是在梅龙镇酒家举行的;那些尘封的往事又浮现在眼前,让我感到非常的温馨。
我赶到梅龙镇酒家时,参加“情人节”宴会的宾客已经入座。有七十多岁冒阿公夫妇,六十多岁乐总夫妇和朱总夫妇,还有几对我们这样五十多岁的“老年青”夫妇。为了对得起这个特殊的日子,大家都精心打扮,盛装出席。
乐总致辞时说:“社会已发生了巨变。然而,我们经历了几十年的人生坎坷,最可贵的是不变的感情、不变的心。在崇尚时髦的今天,也‘秀’上一把,为在座的‘老情人’矢志不渝的爱情干杯!”
一句话就把大家逗乐了,一起举杯,为这个不错的创意干杯!听我说起二十多年前在这儿举办过婚礼,大家让我谈谈感想。
我想起了梅龙镇的菜肴,是那么的精致别致雅致好吃。特别是那道贵妃鸡翅,由许多鸡翅肘堆积起来,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显得格外的珍贵和有气派。现在年青人在“情人节”时兴送玫瑰花,我那时也送过一件礼物。那年冬天特别的冷,我为她送高中文化报名表。半路上自行车坏了,风夹着雨和雪直往我的衣领里钻,我推着车走了好久好久,到她家时,全身湿透了,脸冻的青一块紫一块,但她们一家人非常感动,认为我很“傻”,是个要求上进的青年。这张报名表,将城东头的她和城西头的我连结在了一起。结婚后,妻子为了支持我读大学,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后来,我从华师大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并通过了经济师资格考试。然后,我支持妻子参加会计专业的学习,并通过了会计师资格考试。现在回过头来看人生,是学习把我俩联系在了一起,使我俩相知、相恋;是学习,使我们这个家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大家听了我们的故事后,为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干杯”。在座的其他几对夫妻,也谈起了他们相识、相知、相互扶持共同走过来的故事。特别是在文化革命那疯狂年代受到迫害时,夫妻相互支持,相濡以沫,艰难走过来的经历,都非常感慨。于是,夫妻互道感谢,同事互致新年快乐,大家共祝“同老”。碰杯声、欢笑声、声声入耳,同事情、朋友情、夫妻情、情情交融,整个场景热烈感人,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醉人的是那份情义,是那颗真挚之心。
有人说,这是个“日新月异”多变的年代;但面对社会上时髦的“闪婚闪离”,我们这些共同走过几十年风雨经历的老夫老妻,就是竖立在这个多变年代中一道亮丽的丰碑。“执子之手,与之携老”已经不单单是结婚时许下的诺言,而是一生不变的执着。每每回味起生命历程中的每一道坎、每一道沟,都是那么的弥足珍贵,如童话般地温暖着我们的心。
当我走出酒店,看到对面围墙中伸展出来的几技梅花,稀疏的枝条在寒风中颤抖着,怒放的黄花如同火的精灵在跳跃着,是那么的鲜艳亮丽。我想起了古人“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一片香”的诗句,忽然感悟到:唯有在这样的日子里,在这样一座老店中,和这样一群可敬可爱之人共度“老情人”的节,那才算真正品味到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浓情密意在心头的真谛了。
是的,2007年的2月14日 “老情人”的节日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