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主要从事医务工作,紧张忙碌了四十多年。一旦退休便成了闲散人员,也曾感到空虚失落。于是就把精力与时间转用到调理生活,搞点买汰烧杂事,从中熟悉了市井行情和人文风俗;又学了点烹饪手艺,吃得对味可口;再将屋内外打理得窗明几净,井井有序,有个安适的小环境;还读读书报杂志,看看电视消遣,感到生活倒也乐惠安逸。
但是,如此居家生活时间长了,就嫌太平淡偏狭。忽而悟到,该学点专业以外的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于是,从2003年起成为上海老年大学、上海老干部大学的就读生;同时又成了静安区乐龄讲坛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忠实听众。从此开启了我“老有所学”的新阶段,拓展了知识面,活跃了新思维,乐活新人生。二所学校的课程丰富多彩,文史知识、书画艺术、生活家政、体育舞蹈、保健养生……一应具有。任教的名师专家又多,真是我们老年人“取长补短”,“拾遗补缺”,重新学习的好去处。近十年中,我听学了:旅游,中外历史,说文解字,传统文化,诗词欣赏,诗词格律,时事热点等课程,都小有收获。如听了说文解字课,我懂得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和它的造字“六艺”,又促进我阅读了一百几十本“咬文嚼字”的月刊。我曾两次参与了上海举办的有二十万人的咬文嚼字大赛,两次答案都达到了可以参与抽奖的成绩。学过传统文化课程,概括知道了诸于百家,尤其对儒家的学说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认为孔孟的仁爱等精神可以原则抽象地继承发扬,有利于人际的和谐大同。学习诗词曲的赏析,等于受一次“诗”的教化,也提高了传统文化的审美力。我又从中初步掌握了诗词的格律声韵等技巧。几年来也陆续寄出过一些反映现实的诗词,在一些刊物上发表。至于听学中外历史演变和时事热点的评述,其意义更多了。可引以反思我一生所经历的社会发展和自己的人生变化。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日益强盛,使我深受鼓舞与骄傲;但又为当今社会存在的拜金主义、功利浮躁和空前的贪污腐败引发的重重矛盾,感到十分忧忿。盼望党和政府,必须强有力地加大加快有关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作为个人,我也应该摆脱“驯服工具论”的羁绊,使自己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社会上起一个螺丝钉的作用。总而言之,教育对老年人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我写过一首七律《校园生活》:“妪翁敏学胜华年,索解人生步众贤。美水名山游足下,写真泼墨展眸前。红妆模特老来俏,白发优伶少壮缘。但嗜书香情趣梦,诗歌随影舞翩迁。”老年朋友们,我衷心地向你们推荐,不妨也去老年大学重找知识与情趣吧。
我退休后重视的另一件事,是自身保健。我原是个心脏病患者,心瓣膜有重度狭窄和闭锁不全。所以于2001年在一家胸科医院作过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当初手术,由于经治医生作风粗疏失责,导致重度胸腔积液,曾被经历过死去活来的一劫。我的心功能就不佳,心律缓慢,不能负重,快步即喘。但是我深信人体及其器官都有一定潜能的,可以通过相应的运动锻炼而获得一定的补偿功能。于是手术后,我就坚持作徒步锻炼,脚步由慢到快,步程有短到长,至今有十年了。每周有五天以上,每晚沿着邻近的川杨河岸快走一个半小时、一万二千步左右。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心跳也就自如,腿脚也自然轻快有力了。甚至还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退休前左腿曾遭受二次股骨骨折,遗下外展乏力,于今也运转自如,恢复了全部功能。2009年,我和诗词班的好友们,兴致勃勃地游玩了浙江仙华山。我老当益壮地跟随大家,不颠不簸,吁喘可平可缓,提包挥汗终于登上了七百多米的山峰高处。山上风光如画,使人心旷神怡,更高兴的是通过了这一次登山的体验:“身心尚可”,甚是欣慰。
人老了,代谢功能会逐渐衰退。受家族遗传基因的影响,我出现了高血脂的症候,怎么办?我也想过服用“他丁”类降脂药,但它会伤及肝脏,得时断时续,作用反复不定。所以我决定注重改良生活方式,采用低脂多纤维饮食,尽量不吃高胆固醇食物。近年来,我选用一种专利加工的全胚芽裸燕麦作为一部分口粮。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和现代营养学分析以及医学临床实验,此种燕麦能够降糖降脂。果然,我食用了八个月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指标由长期偏高转为正常了。我清楚,高血脂症必然会形成心脑血管疾患,导致心梗、脑梗等疾病而死亡。它是人类的杀手,更是我寿命的杀手。也许,我们每个老年人身上都有这种或那种潜在杀手,都该留意了。亡羊补牢,犹未晓也。今后,我要继续探索这方面的养生保健知识,有利颐养天年。我现年79岁,即将进入耄耋之年。期望我这带病之身,能活到九十,也就上上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