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写作的快乐

发布时间:2016-02-02点击:16作者:纪实写作班 叶梦生系统管理员

退休了,除了在家中看书、看报、看电视,再加上一日三餐的买、汰、烧等家务活外,还爱好向报刊杂志投稿。为了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我选择了到上海老年大学纪实写作班读书。在汲取老师讲授写作知识和与全班80多位同学交往相处中得到了快乐,我又回归了集体。当时,我所参加的写作班已办了2期。它的举办为老年朋友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深受大家的欢迎和好评。

我报的是第3期写作班,至今已读了三个学期。写作班由16位老师就如何“写好”、“写出”精彩文章,着重在“写”字上做文章,并采集老年人投寄到报刊杂志的文稿编写成教材后,有针对性地上课讲解。上课时,我专心听课,认真做笔记,努力完成作业。并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旅游、听讲座等课外活动。通过学习和参加各种活动,与老师同学有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共同的兴趣爱好织就了友谊的纽带,我获得了写作知识的进步的同时,也获得了友情。

我是上海《家庭用药》杂志的评刊员和通讯员,经常为此刊的“读者之声”、“读来编往”栏目投稿,他们也会及时地刊登我的文稿。还会收到责任编辑老师的来信、来电,说我写的文稿符合他们的要求而得到他们的表扬,因此我觉得老年人写作是一种享受。

2011年底,班里通知要将大家的作品结集出书,我就将自己写的《原地踏步也健身》、《孝敬父母可别图省事》、《三忘与三乐》三篇文章送交给了纪实写作班第4期班委会。获主编徐家德老师及其责任编辑老师的厚爱,将我的三篇文章编辑入书,发表在书名为《网海拾贝》上,圆了我的写作梦想。看到自己写作成果出了书,那种喜悦心情真是无法比拟。我一下子购买了5本《网海拾贝》,赠送给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退管会、三林镇老年协会、三林镇三民村村委会,我的好友等,让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快乐。

短短三期的学习,我写的30多篇文章,先后被《家庭用药》杂志、《解放日报》、《上海老年报》、《浦东时报》、《新民晚报》等报刊杂志刊登。其中有一篇由自己深入基层调研撰写,并经领导和老师的修改,题为《社区养老重在科学规划完善机制》的文章,收录在浦东新区老年协会2011年12月20日编辑出版的《养老论谈》上,并受到有关领导的一致好评。

读书,让我真正感受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现在我又将就读第六期纪实写作班,继续学习许多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并能结识许多更有才华的老年朋友。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