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5 =?

发布时间:2016-02-02点击:15作者:史克勤系统管理员

这是一件小事,却引起我的深思。

新年春节,我与老同学小聚。无意中他向我说起有一次回单位过党组织生活,学习讨论十八大报告的情况。从上午10钟开始,书记既没读文读报,只是让大家不打棍子、不戴帽子,各抒己见,自由发言。于是大家闲谈了一通,至中午11点半,书记宣布会议结束,随后邀请大家到酒家聚餐。我同学好奇地问:“既不过年过节,咋聚餐啦?”书记说:“这是大家一年交的党费,现在上面回拨下来的活动经费,大家去酒家吃一顿……”老同学当即就说:“我们刚才还在讨论十八大,谈反腐倡廉,书记不用活动经费给每人买一本十八大报告,却带着大家去酒家吃吃喝喝,这不觉得好笑,不可思议吗?这又难道不是一种腐败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罢了。”却不了,此话一出,就遭到大家哄堂大笑:“这叫什么腐败?”于是,老同学一气之下没有参与那天聚餐。

说实话,听了老同学之事,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因为如今社会有许多状况都已见惯不怪了,难怪老同学会遭到众人的讥笑。在这些人眼里,似乎认为,反腐倡廉是上面头头的事,与自己身边或基层干部不搭界。

由此及彼,这也让我联想到一则笑话:有一会计部主任面试招聘会计,出了一道题:5+5=?结果,凡是答等于10的,不用;等于9或11的,也不用。有一位智者去应试,进得屋来,他不慌不忙,先站起来关好门,然后拉上窗帘,这才轻声细语地发问:“您想让它等于几?”于是被选中了。

从这位“智者”来说,他是深谙某些“选主”的心意:只知实事求是、按公办事,不会给上司面子及利益,不能用;而闭了眼瞎说的马屁者,有可能会招惹是非,也用不得;只有那个“您想它等于几,我就让它等于几”的人,可以无视标准与公理的存在,唯“主之观”,正可重用。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决反对把党内生活庸俗化”。而会计部主任的“5+5=?”这道试题似乎也告诉了我们:“什么叫腐败?”“什么是腐败现象?”“腐朽思想与败家子的作风,究竟与我们搭不搭界?”等等,这难道不令人好好深思或反省吗?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