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迎着明媚的阳光,上海老年大学的学员,穿戴齐整,手提挎包,心情舒畅地向坐落在南塘浜路上的校园走去。踏进校门,微笑便情不自禁地展现在每个人脸上。环顾校园,面积不大,朴实无华。校园一隅,摆放着石桌石凳,四周围种着冬青树和杜鹃花,供学员休息、闲聊。宣传栏、电子屏不断播放着实时新闻,楼层里走廊上,悬挂着学员的书画摄影作品。在师生共同营造下,学校上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歌声和笑声。上海老年大学,她是老年人的温馨家园,是老年人心中一方宝地,是老年人实现儿时梦想的理想平台,吸引着成千上万退休老人来此学习、圆梦,延展不老的青春。
六十小弟弟,七十多来兮,八十人生新阶段已成常态。有的学员,学了声乐学舞蹈,学了摄影学外语,三五年、七八年不离校;有的学员,一周五天,四天扑在学校里,学习热情丝毫不比全日制大学生差。他们中间有教授,有医生,有退役军人,有曾经的英模,来到上海老年大学,大家的共同愿望是:认真学习,重新回炉,放下姿态,以进入上海老年大学为人生新起点,在知识殿堂尽情吸吮。有浓墨重彩表现展翅大鹏搏击长空的,还有细腻刻画曼妙仕女左顾右盼神态的。摄影作品,同样精彩纷呈。学员们,用镜头捕捉美丽的家园,腾飞的祖国,挺立的苍松,稚嫩的孩童,传递正能量,歌颂好时光。文学社的学员,创作诗词、散文、回忆录、小小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感情饱满,文采飞扬。计算机班的学员,视野大为开阔,轻点鼠标,直面世界,不出家门,众揽全球,跟上时代,与时俱进。
上海老年大学,好似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南塘浜路,风光这边独好。上海老年大学,更似一道辐射源,激活了老年学员的晚年生活,聚拢了一批又一批老年朋友来此学习、圆梦。学校组织者挖潜力,扩资源,开辟新教室,错开上课时间,迎接更多老年朋友的到来。这所面积比普通高中小的多的老年大学,你想象不到,她竞设有文史、书画、保健、外语、钢琴、计算机、文艺、器乐等9个系,15个专业,开设课程l00门,每学期有l万多人次的学员来此上课。确实令人感叹。这里,不断创造出新鲜事务;这里,不断演绎着感人故事。今天,在上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支持下,上海老年大学首届毕业学员获得荣誉证书,年龄最大的已经85岁。他们是终身学习的典范。这件有开创意义的喜事,将老年人的梦想真正变为现实。
上海老年大学的组织者更忙碌了,他们探索和实践老年终身教育的新方法,倾听和研究老年朋友的有益建议,他们担负着帮助更多老年朋友实现梦想的责任。虽然,他们自己也是老人。古人云,老人安,社会安。期盼更多老年朋友,跨进老年大学校门,享受终身学习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