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钢琴室约见冼美英,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像聊家常似的促膝交谈。听她讲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像是看到一串串留下的脚印,像是听到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娓娓道来,透露着她恬淡和丰富的人生。
冼老师今年75岁,温柔而典雅,一生和钢琴结缘。她七八岁就开始学钢琴,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当钢琴教师达八年之久。随在空军服役的丈夫转业到上海后,一直在华师大“学前与特殊教育系”当老师,培养幼儿师范生。真是机缘降至,2000年,冼老师来到了上海老年大学,从培养幼教老师到从事老年钢琴教育,这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她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里探索、奉献,一教就是14个年头。2011年她被光荣评为“上海市老年教育先进个人”。
一、学员们眼中的好老师、好大姐、好朋友
冼老师一再谦虚地对我说:“我在音乐学院碰到了好老师,他们良好的师德和艺术造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教学生时,眼前总晃动着这些老师们的影子,同时注视着台下一双双渴望学习的眼神”。钢琴599(一)2班班长姚姚说,冼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是,上课前先和我们这些老年同学交心交朋友。每星期上课的这一天,一进门就看到冼老师一脸亲切和蔼的笑容,向学员嘘寒问暖,关切地询问哪些学员身体欠佳,哪个学员的父母住院需要照顾等。我们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虽然对老年人来说,钢琴比较难学,但是在这样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我们没有感觉累,都盼望着每周上课的那一天到来。
599(一)1班班长刘喜民说,冼老师上课时是同学们的好老师,课间休息时又是同学们的好朋友。老年学员向她诉说家长里短,倾诉烦恼忧愁,讨教生活秘笈,分享家庭乐事。只要有同学购买钢琴,冼老师还会不顾年迈,放弃休息时间去帮助挑选。冼老师的家庭电话是公开的,学员们遇到疑难问题随时可以请教,她带病教课已传为佳话。班里的叶慧珠同学一度严重失眠,冼老师知道后四处打听药方,甚至让远在大洋彼岸的女儿也一起帮助寻觅。当冼老师把寻到的良方交到叶慧珠手里时,叶慧珠和同学们都感动得呼唤一声:“大姐,谢谢!”
二、掌握学员特点 以“细心和耐心”换“信心和恒心”
钢琴是一门高雅艺术,老年人学钢琴,是为了陶冶情操,愉悦精神,提高文化素养与品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学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特别是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上海老年大学的钢琴系有14位教师,61个班级,近1200名学员,课程设置从“拜厄”、“599”到“849”,再到“中外名曲”,现在又新开设了进修班。冼老师和其他老师一样,把学生从基础班开始一路带上去,付出了艰辛。她现在每周上六节课,有大课也有个别辅导课。
教老年人弹琴不容易,一是很多学员是从零基础开始学的,连五线谱都不识;二是老年人手腕硬,不容易弹出好的声音来;三是记忆力不好,记不住乐谱;四是有些学员有胆怯心理,学不会或跟不上容易泄气,半途退学。根据老年学员的特点,冼老师以 “热心、细心、耐心”鼓励学员树立起信心和恒心,她要让学员知道,所有人都能学会钢琴,老年人也能实现“钢琴梦”。
针对这个特殊的老年人群体,冼老师强调基本功要练扎实。她常说音乐是魂,技巧是根,有良好的弹奏功底,才能更好地驾驭作品,表现音乐的美感。她首先要求学员掌握弹奏方法。如识谱、手位、触键的部位、弹奏的动作等,每学期三个大调、三个小调,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要求。她要求学员“慢”练,走小步、不停步,把每个手指都练得像小锤子,每个音符都必须饱满清晰。手指要收拢,手腕要放松,注意音阶、琶音、和弦的强化训练。
冼老师的教学方法是, 每堂课先弹给学员看,仔细分解每个符号和动作,让他们先模仿,再走下台来个别辅导。对每个学员的“回课”都仔细聆听,对进步快的学生从不吝啬鼓励的言辞,予以高调赞许;对学员存在的问题,采用体面和不失尊严的点评,人性化地顾及到老年人积极性,同学们对她的评价是:慈祥又不失严格,耐心却又周详。
三、精心制定教学大纲,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上海老年大学钢琴系开班已有17年的历史。为了统一教材和教学进度,规范教学内容,从2006年起,钢琴系开展了钢琴教学大纲的修订完善工作和编写钢琴补充教材,使钢琴教学更趋规范化。
冼老师是钢琴教研组组长,协助系主任多次召开研讨会,协商修改意见。他们先由各位老师提出对大纲的初步设想,确定每个层次应主要掌握的技巧、采用什么更合适乐曲等。汇总后由冼老师执笔起草,几上几下反复斟酌,最后定稿。钢琴教学关键是打基础,按照教学大纲,教师对每个学期的教学选择3—5首古今中外名曲,有练习曲,还有乐曲。如在基础课“钢琴拜厄”开始不久,就可以弹奏一些简单的乐曲,如“生日歌”、“平安夜”等。随着层次的提高,到了名曲班,可弹奏“黄水谣”、“叶塞尼亚”、“采茶扑蝶”和“解放区的天”等片段。这些乐曲都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欣赏性,把学员逐步带进奇妙的音乐世界。当他们能独立演奏和表演时,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对老师的深深感激。
冼老师和他们的教学团队在钢琴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规律,使“拜厄”——“599”——“849”——“中外名曲” 的四个层次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衔接性。学员在每一个层次学完后,都可以终止学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自学或进入下一个层次的学习。但这四个层次的教学又是互相衔接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到结业时,学员们都能学会很多有点难度的练习曲和中外名曲。
学生们说:上冼老师的课是享受,每次耳闻目睹她的示范演奏,时而铿锵激昂,时而柔美委婉,随着乐曲的高潮迭起,只见她全身心的力量通过手臂传到指尖,周身充满活力,整个心灵都沉浸在跳动的音符里,赏心悦耳。这时候我们觉得老师特美、特年轻、特高雅。
(作者单位 上海老年大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