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老年教育与国际的对接与交流

发布时间:2016-12-23点击:16作者: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副校长、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国际联络部主任 王友农系统管理员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16章“扩大教育开放”中,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些关于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也完全适用于老年教育,特别是老年大学的教育。

2013年11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将协会国际联络部设在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致力于广泛开展国际交流,特别是加强与国际老年大学协会(AUITA,也称国际第三年龄大学协会)的合作,以借鉴国外老年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促进我国老年教育与国际对接与交流。

国际联络部在宣传推广我国发展老年教育的经验与成果,扩大我国老年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此,AUITA主席维拉斯教授在2015年给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写来两封信,前一封表示:“国际老年大学协会对未来能同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继续深入合作而感到十分高兴。”两个月后的来信则指出:“从国际合作角度上讲,国际老年大学协会同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之间的合作可以成为促进全世界老年大学发展的合作典范”。

  一、中国老年教育与国际对接的主要渠道

当今世界,由于互联网的作用和全球化浪潮席卷到所有的国家,老年教育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越来越密切。各国U3A网站的漫游浏览、发布信息、下载分享已成为国际交流对接的主桥梁。从物质载体角度看,我们与国际对接渠道主要有:

第一,参与AIUTA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发挥作用,这是我国老年教育对外交流的主要渠道,也是协会国际联络部的主要工作。

第二,创建中国国际教育年会(CACIE)框架下的国际老年教育论坛。这是由北京东方妇女老年大学在教育部“国际教育年”实施项目下开展起来的。自2013年以来已经举办了三届。2015年10月会议的主题是“全球绿色发展,实现社区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创新”。

第三,开展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的国际交流活动。这类活动主要是来访参观,短期合作办班。目前活动的参加者主要是东亚国家。

AIUTA是世界各国老年大学、老年教育工作机构中最具影响力和最有权威的国际民间社团组织。AIUTA与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等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也与许多国家的政府有协作关系。AIUTA理事会有专人负责与上述机构联络。目前,AIUTA有130多个团体会员及个人会员,是国际老年教育思潮兴起的主要传播者和研究者,是世界各地老年大学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开展合作、协作研究的有效载体,也是推动全球老年大学共同发展的网络平台。

AIUTA总部设在法国图卢兹第一大学。AIUTA理事会现有理事27人,多为教授和学者。现任主席为法国图卢兹第一大学弗朗索瓦?维拉斯教授;两位副主席,一位是中国的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袁新立,另一位是德国的代表;正副秘书长分别为斯洛伐克和葡萄牙的两位教授;财务主管是英国的一位教授。以上6人组成AIUTA执行委员会。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CAUA)经全国老龄委提起申报,民政部、外交部、财政部会签批准,于1994年申请加入AIUTA,成为其最大的团体会员。每年会费由财政部专项拨给。2013年9月,在瑞典乌普萨拉召开的AIUTA第93届理事会上,我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林元和当选为理事会理事;2015年6月,在AIUTA西班牙理事会议上,常务副会长袁新立又当选为AIUTA第一副主席。

现行AIUTA章程中的工作目标为:“联合全球的老年大学和相关组织,包括任何目标一致但头衔不同的组织。在全球各大学的支持下,建立终身教育的国际体系,并发展老年教育的相关研究。促进老年人之间的知识交流,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该目标包含着很有建设性的构想,即“建立终身教育的国际体系”。为此,该章程还提出要“鼓励在全球范围内成立并发展第三年龄大学,在合作性项目、科研等基础上,根据地域、语言或其他标准,把相关利益群体聚集起来,从而建立组织性结构;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各第三年龄大学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项目。”

AIUTA的目标、宗旨和任务符合我国老年教育面向世界、与国际对接的目标及要求,AIUTA协会因而成为中国老年教育与国际交流对话的平台。

  二、中国老年教育的国际地位

中国老年教育与国际对接,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准确判断中国老年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中国老年教育的办学规模全球最大。我国现有近6万所老年大学,其中学员在万人以上规模的老年大学有18所。第二,中国政府对老年教育的支持力度全世界最强。中国把老年大学教育作为政府为人民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一项民生工程,这在世界范围内是罕见的。第三,中国老年大学的办学条件总体上比其他国家好。近年来,因多次出国参加AIUTA国际会议和翻译了国外老年大学的很多资料,我们从比较中看到,总体上讲,中国很多老年大学的办学条件要比国外很多老年大学好。这也体现了我国政府对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第四,我国不少老年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音乐、文艺表演类课程开展得尤为蓬勃并具较高水平,中医保健类、书画类的教学水平也称得上世界领先。第五,某些办学理念具有前瞻性。比如我国从2009年开始的老年教育现代化研究和2014年的现代化指标体系设计,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比国外,中国老年教育也有不足:一是整体上来说,办学内涵特别是教育研究的学术层次较低。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和办学理念方面仍较滞后,甚至严重不足;二是教育的普及度很低。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统计,我国老年大学的毛入学率只有3.8%,而另有统计称,欧洲老年大学的毛入学率已达8%;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东南地区老年教育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相对薄弱,有些地区还是空白。

国际上对中国老年教育的评价又是如何?2015年6月,在AIUTA西班牙理事会议上,广东潮州市老年大学校长陈先哲用英语作了《社会凝聚力:老年大学在中国的价值》专题演讲,全程6次被掌声打断。主持人AUITA主席维拉斯总结说:“感谢潮州市老年大学陈先哲校长的精彩演讲。老年大学在中国的发展使我们全场惊叹,这应是全球学习的榜样。中国老年大学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在这里,要感谢中国对老年教育的重视,感谢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为国际老年大学协会其他成员带来的宝贵经验。”在世界最顶级的学术平台上,中国老年大学赢得了荣誉。

2014年6月,AIUTA协会常务会长袁新立参加法国图卢茨国际会议时的大会演讲同样受到热烈欢迎。要求拷贝演讲课件的与会者络绎不绝。同年11月,在AIUTA巴西伊瓜苏会议上,山东老年大学校长杜英杰和绿城集团老年大学校长顾婷婷分别以精彩的演讲轰动各国会议代表以及新闻媒体、华侨界。2015年9月,波兰卢布林召开的AIUTA研讨会上,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林元和的演讲再一次震撼会场。当时除了现场配备的英语、波兰语同声传译之外,维拉斯主席还专门指派他的博士生助手再用法语重新翻译一遍。会后,波兰天主教大学社会科学学刊专门来函约稿,打算专题介绍中国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此,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研究室撰写了12000字的《论中国老年大学的历史与发展》,今年将在该刊登载。这将是我国老年大学理论成果首次在国际一流的学术刊物上刊登。

  三、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中国老年教育的特色

中国老年教育与国际对接,需要通过比较研究,找出各自特色,以便相互借鉴。中国老年教育在独特的经济社会条件和人文环境中萌芽、成长、发展,其特色可以概括为“两个规模”、“两个丰富”。

“两个规模”是指中国老年大学的数量规模和学校个体的体量规模都很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5月,中国老年大学的数量达到5.97万所,在校学员677万人,还有200多万网络老年大学的学员;其中,学员人数超过万人的学校有18所,规模最大的天津老年人大学,在校学员达到25000多人。中国成为世界上老年大学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

在中国,老年大学已形成了一个基本覆盖各省、市、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功能和开放式的老年教育网络。其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提升,从一种个别的教育培训行为转变成一种社会认可的文化新常态。

“两个丰富”是指课程种类丰富和教学成果丰富。

目前,中国老年大学有着庞大且内涵丰富的课程体系,约有各种专业课程350~400门,涵盖人文、历史、哲学、科技、医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开设课程较多的有哈尔滨老年人大学(168门)、上海老年大学(150门)、武汉老年大学(127门)等。其中,歌舞器乐类、书法绘画类、保健养生类课程尤受老年人的欢迎,所占比例也较大。近年来,为了让老年人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掌握和享受社会科技发展成果,又不断开发出计算机、互联网、摄影摄像、智能手机等相关课程。

老年大学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在中国蓬勃开展,已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全国性的文艺汇演至今已进行了4次。2015年10月在河南三门峡市举行的第4次全国汇演,参演的老年学员达到3400人。全国老年大学钢琴比赛在广州举行。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在国内6个片区的协作组,也分别开展跨省、区的老年大学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大多数老年大学还定期到社区、广场和附近中小学举行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经络按摩义诊等活动。正是这些丰富的展示,让全社会认识了老年大学“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功能。

有特色才有亮点,有特色才有地位。在国际会议上的演讲和展示中表现出来的中国老年教育的特色,每次都有新鲜内容,都可从不同视角阐发,令国际友人赞叹不已。当然,在国际交流中,我们仍应谦虚谨慎,看自己之不足,取他人之长处。

万人规模老年大学简表(2015年5月统计)

学  校

专业数

班级数

在册学员人数

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

91

278

11029

西安老年大学

40

200

60000(包括分校)

青岛市老年大学

80

352

15000

南京金陵老年大学

72

268

11325

武汉老年大学

127

494

13800

宁波老年大学

113

252

12149

哈尔滨老年人大学

168

566

20299

上海老年大学

150

370

13488

天津市老年人大学

66

701

25891

山东老年大学

60

770

18000

昆明老年大学

61

235

10200

苏州市老年大学

68

167

10400

长沙市老干部大学

47

113

10090

成都市老年大学

43

200

10000

浙江老年大学

56

153

10000

湖北老年大学

17

210

10000

广东省老干部大学

20

200

11200

吉林省老年大学

54

320

13269

 

  四、AIUTA的理论研究对中国的影响

2013年5月,AIUTA在广州第92届理事会议上通过的世界《老年大学宪章》,以老年大学的“国际化”为分标题,指出“老年大学是世界各地老年人学术科学合作的有利交流平台。”“老年大学通过自主一体化发展,或与其他教学机构的合作来确保学术活动的地位。”

AIUTA希望影响中国,也希望中国在AIUTA框架内发挥更大作用。按照AIUTA章程,AIUTA理事会议每年举行两次,并同时举行主题明确的国际研讨会。理论对接是中国老年大学与国际合作交流的最主要通道。AIUTA次数频繁的国际研讨会为我们提供了汲取和阐述两个方面的学术研究对话平台。

据记载,中国第一次参加AIUTA会议是在1990年西班牙的巴萨罗那会议。五星红旗第一次插在其讲台上。会后,AIUTA诚邀中国入会。AIUTA每次会议所提出的国际议题都很有意义。2000年是“技术与网络”,2002年是“年龄和经验在将来的价值”。随后每年均聚焦重要理论而视角有所不同。如 2013年5月在广州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主题是“老年教育创新发展与银发旅游”,2013年国际研讨会的主题是“老年人机会均等”,2014年是“老年大学与国际化合作”,2014年是“老年大学与代际合作”,2015年是“老年大学,公民和社会凝聚力”和“老年大学学生——新一代学生”,2016年为“第三年龄大学在世界的历史与发展”。2016年10月,AIUTA与老年大学亚太联盟合作、在日本大阪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主题为“老年大学连接世界:积极健康老龄化与代际合作”。从这些选题的深刻内涵来看,AIUTA的国际视野很宽阔,学术研究水平较高,理论研究的选题和切入点有其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国际联络部为推进我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与国际对接,由副会长林元和提出了实施国际议题+国内研究的“1+1”研讨模式,为我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与国际对接找到了突破口。2016年5月,AIUTA第98届理事会议在法国兰斯大学举行。袁新立以AIUTA第一副主席身份发言,阐述了中国协会高度重视AIUTA国际理论研讨活动,介绍了中国的“1+1”研究模式。中国对每次国际研讨会主题都进行国内专家先期研讨,形成在国际研讨会上演讲的理论框架和观点,成为集体思考的结晶;每次国际研讨会之后,还将AIUTA的学术动态和各国代表的发言翻译介绍给中国的老年教育界。

中国老年教育崛起的思想理论渊源是国际终身教育思想和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国际老年教育的一些新理论、新理念输入中国后对我国老年教育产生的影响,需要我们去思考学习、借鉴消化。下面简单举例说明。

第一,关于西班牙会议主题。 “老年大学,公民和社会凝聚力”这一命题是21世纪老年大学需要优先关注的问题。老年教育是为了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满足公民的权利;老年人的价值在于他们的社会经验;老年人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很活跃地存在,就是他们的重大价值。对此,AIUTA主席维拉斯发布了一则通告指出:“国际第三年龄大学协会联合起了五大洲的第三年龄大学,已经发挥了40年以上的作用,在保护老年人的事业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终身教育,与高等学校间的交流,尤其重要的是在通过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创新背景下,使每一个老年人都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这个命题紧紧扣住了老年教育的核心问题,即教育本质和教育宗旨。对这个命题的研究是提高我国老年大学的教育水平、特别是理论和学术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让我们开阔国际视野、将中国老年大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国际对接的一个步骤。

第二,关于2015年9月波兰会议主题。“新一代学生论”的提出有指导老年大学教育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国际意义。它开启我们的国际视野和探索思路,成为对接中外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平台。它的影响会在未来不断地显现出来。林元和在波兰卢布林会议上的演讲中指出,“老年大学学生——新一代学生”理念,首次从时代高度来认知我们教学的对象,思考我们的教育责任,搭建我们的国际学术体系。这个命题为老年教育工作者打开了一条很好的思路。当我们把在校老年人当作一种新一代的、非常独特的学生加以哲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多视角的观察和施教,许多理论问题和办学实践问题可以豁然开朗。

第三,关于2016年10月日本大阪会议主题。在全球老龄化大背景下,“老年大学连接世界”成为五大洲教育新潮流。“积极健康老龄化和代际合作”问题凸显在老年教育研究领域,使我们对自己丰富的老年大学办学实践再一次进行理论反思。我们确认,积极健康老龄化理念是中国老年教育的思想渊源,而关注代际合作的研讨将极大地丰富中国老年大学教育的价值论,极大地影响我国老年大学的教学创新特别是课程创新。

  五、中国老年教育与国际对接应方式:双向互动、包容联动

中国老年教育与国际对接,并非否认自我而全盘西化。中国老年教育协会会长张晓林2016年6月在景德镇国际议题研讨会上专门谈了老年教育自主发展和对外开放问题。他指出:“我们一定不能关着门,孤芳自赏、抱残守缺,不仅要把别人好的经验学来,他们遇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我们也可以学习借鉴,少走弯路,后发优势的特点就在这。我们还要走出去彰显特色,介绍我们自己,介绍我们主要的特点和做法。发展老年教育是世界性的课题,有共同的研究价值,就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自然灾害和国际恐怖主义一样,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我们讲的中国老年教育与国际对接的内涵就是这种互补式、联动式的国际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曾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老年教育只有面向世界,与国际对接才能多彩丰富,才能更好更健康地发展。那些“看法不同我还质疑”,“不关我事我不参与”,“我无条件我只井观”等认识偏差会阻碍与国际对接工作的开展,使我们失去提升办学水平的机遇和外助动力。我们要加大国际间老年大学教学、科研合作的力度,在合作中促进中外老年教育领域里的信息对接、强强对接、优优对接,并实现取长补短的互动的、包容的国际对接模式。

为此,第一,要尽量把中国老年大学办学成果展示给国际社会。将我们的理论成果和经验通过AIUTA网站、国际研讨会和Newsletter(AIUTA刊物)向世界发布。第二,翻译引入国外老年教育的优秀理念、理论、经验和做法,为国内老年教育工作提供参考。第三,组织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代表团参加AIUTA每年两次的理事会议和国际研讨会,感受高层次学术氛围,实现高层次学术对话。第四,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各会员校可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间的互访和交流合作。把老年大学作为对外交往的窗口单位,与办学地的外事部门建立联系,取得他们的关心支持。

要进一步加强与AIUTA的沟通,特别是动态互通,密切合作。AIUTA主席维拉斯教授将在2016年11月来华南考察。AIUTA也已对2017—2018年的理事会和国际研讨会作出安排:2017年5月,第100届理事会和国际研讨会将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召开;2017年11月,第101届理事会和国际研讨会将在哥伦比亚拉梅萨波哥达召开;2018年6月,第102届理事会和国际研讨会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2018年10月,第103届理事会和国际研讨会将在毛里求斯召开。以上国际研讨会的主题尚未确立。这些活动,中国协会都会积极参与。

   中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战略,民心相通是发展的根基。我们推进老年教育与国际对接,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老龄化背景下民心相通的重要环节,因此这种国际对接更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需要。这是我们应该达到的认识高度。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