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头泛起阵阵涟漪——记书法老师邵征人

发布时间:2016-02-01点击:13作者:陆治中系统管理员

参加老年大学草书班学习,心中常常泛起涟漪,感到很欣慰,很知足,很幸福,主要是遇到了高师。我们与邵征人老师接触时间虽然不长,但印象却很深:

深藏不露  学者风度

邵老师身兼静安区书法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书法协会刻字专委会副主任等职,但从未在课上吹嘘;其书法、诗词屡屡获奖,大作在报刊杂志发表,从不向人夸耀。邵老师如是说:“我到老年大学是来寻求快乐、健康、幸福、提高的”。

循循善诱  潜移默化

书法艺术,源远流长,邵老师总是从点滴抓起:告诫大家不要买盗版书;书法作品避免繁简混写;一幅作品要空边线;草书要讲草法、笔法、墨法、章法,既不棱角分明,又不刻意强调,力求自然,有张驰,有弹性,速度宜放慢,线条中有内涵,不能用行书、楷书的方法写草书,要打圈圈,不是打圆圈,写字要敢于落笔,兜圈要兜得对。

激励兴趣  讲练结合

为了激励不同层次的学员的学习兴趣,讲课引进书法历史,与书法有关的诗词,当场写出清秀流畅的板书,穿插介绍书法家、书法知识,每堂课要亲自示范草书书法,讲练结合,效果很好。

表扬在前  鼓励为主

每次点评学员作品时,首先肯定优点,常用语如“写得好”,  “有进步”,“写得比我好”,表扬在前。对于不足之处,要求严格,如出现自我体的时候,邵老师总是强调以帖为准,一笔一划都不放过;当我抄录王羲之的《蔺亭序》时,邵老师看出我急于求成的心态,便用我先祖陆机教育儿子抄写《文赋》的典故,鼓励我踏踏实实常年读帖,扎实临帖,一定会有好作品。

(作者为上海老年大学书画系学员)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