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骏和篆刻班的学生们

发布时间:2016-02-01点击:15作者:南塘印社系统管理员

学校开课教授篆刻已经七年,从20多位学员到70多位学员并扩展为两个班级的特色课程。由李文骏老师担任艺术顾问的南塘印社也成为学校活跃的社团之一。

篆刻是一门集文化、书法、雕刻、印拓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对于老年人来说,篆刻学习并不轻松。一要有手劲,二要有眼力,三要具备综合文史知识。且大部分学员都是“八十岁学吹打”,一切从零起步。

从古稀学印到自创作品

初始,李老师要求学员们从刻写横、竖线条开始,打好基本功。他讲解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分析鉴赏秦汉古印到近现代名家作品,带领学员临摹印作。

终于,开班不到一年,篆刻班举办了《三字经》展览,第三年又举办《千字文》展览。这在校内引起极大反响,也激发了学员们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2009年夏天起,李老师引导学员进行司空图《诗品》创作。晚唐诗人司空图将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练等二十四种风格,每品就是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评论的经典名篇。2010年始,李老师要求学员全力以赴投入《诗品》创作,以备展第三次印展。每周篆刻课,李老师点评学员作品,帮助修改印稿。他根据入门早晚、悟性高低,分类讲授,因材施教,以老人带新人,班级里形成了相互鼓励、你追我赶的好学风。

五个寒暑叩刀问石,学员能刻印章,还能流畅地刻出边款,制作原拓稿。两个班级共有29位学员参加了《诗品》创作,部分老学员作品在一些书法篆刻展中被评为入展作品或优秀作品。

从磨砺艺术到静悟人生

篆刻,或由自小兴趣所导致,或因书画落款需印章。但随着学习,学员们都渐渐迷恋上这门艺术。李文骏认为学习刻印“贵在守静”。他要求学生平心静气,持之以恒,专注当下。因此,学员感受到不仅是技艺的精进,更是心志的磨砺。有的学员说,篆刻使人心静。即使生活经历遭遇艰难痛苦,不妨看看印谱,拿刀刻上一方,内心会积累一股平和的力量去面对生活。有的学员说,学刻印,磨了再刻,刻了再磨,在反复雕精雕细琢中追求完美,人心静了,细腻了,也从容淡定了。有的学员说,篆刻是一门令人聪慧灵活的艺术,不仅要饱读诗书,还要运动手指,是防止衰老、保持灵活的最好运动。

有学员作诗曰:“到老了,倒忙了,忙什么,自找的,痛苦着,快乐着,方寸间,乐无穷。”一群白首人,在方寸天地中感受诗歌的优美韵味,在曲直朱白间顿悟篆刻的艺术魅力;弘扬艺术,修炼心性,追求着身心和谐的境界。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