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中心
校园文化
教育教学
教育联盟
学术研究
远程教育
文明创建
网上报名
直播
教学成果展示
网上展厅
学术研究
他山之石
理论前沿
校刊
校报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把老年学员带入油画艺术殿堂
2016-02-01
我毕业于华东师大美术系。之前,一直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2008年,上海老年大学油画班创立了,我有幸担任了油画班的首任老师。油画班的学制分两年基础、两年提高,但后来因学员的要求又延续加开了一年的进修。所以按学制来计算,现在是第二届油画班了。在这期间,为了缓解许多老学员不愿毕业而新学员进不了油画班的矛盾,我又增开了一个水粉班来作为油画班的补充。另外,除了在老年大学教油画、水粉和素描之外,我还在其它几所院...
走近舞蹈老师
2016-02-01
我家离市老年大学很近。然很久以来不屑一顾,“都这么老了,还上什么‘大学’呀!” 一天,我不经意“荡”进了学校……门面不大其貌不扬,里边还真“别有洞天”。歌声、舞声、琴声,莺歌燕舞;绘画、烹饪、保健,一应俱全……走到交谊舞教室门口,听到震撼心灵的乐曲,看到和我年龄相仿的“淑女”、“绅士”翩翩起舞…… 一气宇轩昂的男子映入我眼帘,约1米80个子,身背笔挺,正指导学生跳舞。听介绍,他是王俊和老师,还有孟繁珍——一位从...
腹有诗书气自华—记上海老年大学《古诗词》教师李剑冰
2016-02-01
本人聆听李剑冰老师的《古诗词》课,已有三年半光景。有太多的感悟,有太多的感慨。 1948年出生的李剑冰老师,原在华师大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2007年开始到上海老年大学任教。他颀长而消瘦,清癯而干练,鼻梁上架着一副普通的眼镜,说话慢声细语,风平浪静,高论妙语在微笑中娓娓道来,不作惊人之状。听他的课,偌大个教室鸦雀无声,大家在李老师的引领下,思绪一起奔涌,心灵一起共鸣,沉浸在浓郁的古韵和缠绵的诗意中,感受...
自律+好邻居=身心受益
2016-02-01
退休后,重拾旧好,弹琴、拉琴、吹琴。弹的、拉的、吹的,会响的玩艺——都会那么一点点吧。我做事情颇有耐心,不紧不慢不放弃,当然也不指望出成绩。年复一年,艺技不见长进,兴趣倒是依旧。问题是现在人们对安静的维权意识增强了。人家德国人“狗狗什么时间叫,割草机什么时候响……”都有规则。倘若我的几乎是每天傍晚要响一下的声波定格为“排舞”(line dancing,我们称之为广场舞的)一类,以后再正名就难了。所以,当庞然大物...
一片丹心——记水彩画老师查寿兴
2016-02-01
那天是查寿兴老师上鲜花静物写生示范课,查老师亲自布置鲜切花的角度时,不慎被花瓶裂口处割破了右手指,顿时,血流如注,割得还是很深的!同学们都很着急,有找纸巾先给查老师擦血迹的,有去校医务室找消毒棉和创可贴的…… 毕竟,查老师已是70多岁长者,为了老年大学的学生们在奔波辛劳着,想不到又发生如此意外!然而,查老师依然如故,用餐巾纸草草地裹住了右手指,开始在示范画纸上展开了画笔,投入教学之神情,就象是什么都未曾...
南塘夕拾(三首)
2016-02-01
诗品印韵贺重阳 上海老年大学篆刻班师生历时四个多月,叩刀问石,把《诗品》佳句搬上印石,让人们从中体会诗歌的优美韵味和篆刻的艺术魅力。重阳节那天,“诗品印韵”在海派美术馆展出。 诗品瑰奇入印章,红泥墨韵贺重阳。 宝刀不老功夫在,布白分朱尽擅长。 祝贺《学习者之歌》问世 上海老年大学组织编写的《学习者之歌》已正式出版,该书收入的26篇文章讲述了老年学员的感人故事,作者也都是老年学员,显得难能可贵。听说...
开心是一种能力
2016-02-01
开心是一种心情,但又是一种能力。 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结果却大相径异。笑容并不代表开心,虽然笑了,有时不过是用表面微笑作为掩饰。“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这首歌中 “醉人”一词,就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开心。 退休了,有什么好开心的?树老根枯,日暮途穷。这是没有自信心的说法。能活到老,已经披荆斩棘,成功跨越,我们都是幸运儿。春有春的蓬勃,秋有秋的丰实。就是残荷,也能留得听雨声。刘禹...
“读生活”是最佳外语课外作业
2016-02-01
古语云:教不严,师之惰。每每想到此话,做教师的必然压力徒增,寝食难安。自己作为一名长期在教育领域工作的老教师,经历与经验告诉我,传授与接受新知识,就要以反复回忆、巩固为依托,这就是1:7的循环记忆——教师课堂讲解为1,学员课后则要有7倍的时间用于复习和巩固。所以,不管是“狼”妈、“虎”爸还是“熊”师,加强课后作业则是必然的做法了。 想当年,学外语专业的哪个不是背单词、背课文,循环反复背得昏天黑地,这是一...
说说我们的陶谦福老师
2016-02-01
初见陶谦福老师,颇觉意外。在人们印象中,从事烹饪者,大都体态肥胖,还给人一种刚出厨房、满身油腻之感。而陶老师却有着精干儒雅的仪表,白净脸上笑容亲切,诙谐幽默的性格中又蕴含着良好的文化修养,显现出令人尊敬的师长风范。同学们一见面就喜欢上了他。 陶老师讲课生动形象。每堂课严格按教学内容做好讲解和规范化示范操作,还在拓展加入饮食文化知识,毫无保留地将精湛烹饪技艺传授给同学们。他把饮食文化知识与健康养生之...
音乐似梦 歌声如流—献给戚成荣老师
2016-02-01
走进戚老师声乐课堂仿佛进入大自然的空旷,四周生机灵动,撩起人无限遐想…… 上海老年大学艺术系有声乐基础、提高、独唱、欣赏……等班级,来自上海芭蕾舞剧团的戚成荣老师执教12年,老年声乐教学经验弥足珍贵,其探索钻研、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合老年人声乐教与学的规律及教学方法。经数年戚老师的传授,学员们声乐水平有质的转变,他们在歌唱中学习声乐、追求艺术、寻求着兰皮尔蒂、多明戈、宋祖英、廖昌永等偶像…… 戚老师授课,...
春晚小品的联想
2016-02-01
当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个小品节目“同桌的你”,东北的几个二人转演员在台上围绕一个“窦”字演了一场“不识字”的戏:或把“情窦初开”的“窦”字画圈替代读成了“情圈初开”,或说成是斗地主的“斗”,或说成是土豆的“豆”。观众捧腹大笑之余,小品道出了“没文化真悲哀!”的初衷。 因为2010年逢寅卯年更替之春节,又因为这句“没文化真悲哀”的台词,两个事件交织一起不禁使我联想起那不堪回首的文革时期的一件往事...
备课的体会
2016-02-01
备课方面有些粗浅体会,作一归纳,请各位指正。 一、知己知彼 知己,是知晓自己不足。 1.我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面上情况较熟,如《宋词》,对时代、地点,对作者、收集、编订和流传的情况大致了解;但接触具体作品,每一篇的背景、字句不可能全部掌握。且历史上总还有些不同看法。我就主要按照文学史上有定论或主流的观点来介绍,涉及一些新的有影响的说法,就通过阅读资料,上网搜索,补充新知,与时俱进。 2.年龄渐长,...
每页
12
记录
总共
182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09
/
152
跳转到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