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中心
校园文化
教育教学
教育联盟
学术研究
远程教育
文明创建
网上报名
直播
教学成果展示
网上展厅
数据采集栏目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合作交流
长三角动态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校训
校风
校歌
校旗
校园风光
党建创建
志愿者
教育教学
成果展示
教师风采
课程信息
招生信息
学员天地
教学管理
学历教育
社团活动
教育联盟
教学成果
交流活动
课程建设
办学特色
分校介绍
招生天地
九九重阳
学术研究
他山之石
理论前沿
校刊
校报
远程教育
教学资源
长者星空
专题培训
文明创建
2021-2023年度上海市文明
思想政治
单位文化
科学管理
社会责任
业务水平
机制创建
特色指标
教学成果展示
首页
部分著作和研究报告
论文发表
开设课程
精品课程
体验式课程
“银龄课堂”电视课程专题
开发教材
乐学大讲堂
云上“体验教室”、教博会
新闻媒体报道
教育联盟
学校获奖情况
学员评教情况
学员党建情况
共建单位情况
社团、学员荣誉
领导调研
网上报名
课程介绍
我要报名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据采集栏目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上海市名师颁奖
2016-02-01
陈黎做奶油蛋糕
2016-02-01
让民族器乐贴近学员的心灵
2016-02-01
教师简介: 吴蓓苞老师,毕业于音乐院校古筝琵琶专业,歌舞剧院乐队高级演奏员,歌舞剧院乐队高级演奏员上海音乐家协会和古筝协会会员,歌舞剧院乐队高级演奏员。上海老年大学器乐系教师。从事老年教育十几年不断摸索和总结适合老年教育的教学方法,自编适合老年学员的《古筝速成》等教材,多次荣获上海市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13年被评为上海市老年教育优秀教师。 教学理念:传承民族器乐,弘扬中华文化,用民族音乐陶...
感谢老年教育的老师们
2016-02-01
拨开记忆的层层帷幕,往事并不如烟。记得1998年刚从紧张繁忙、有规律的集体生活退下来时,确实有些迷茫和失落。有幸得人指点,参加了老年大学学习,近十余年来先后学过国画山水与花鸟、水彩画、音乐欣赏、烹调、英语会话、西医保健等课,聆听了老师们的教授与指导,受益不浅,让我的老年生活丰富多彩,充实而有味,体会到老年依然可以有风采,也结交了不少新老朋友。 所学课程中以国画花鸟画学的时间最长,有八、九年之多,特...
教学与时俱进 师德令人尊重-计算机系王凯鸣老师的速写
2016-02-01
上海老年大学计算机系是一个深受老年学员欢迎的学系,全系十九个班级,班班爆满,一机难求,年年如此,可见老年人学电脑的迫切和踊跃。电脑这个高科技的产物,正快速地走进广大追求进步的老年人的生活,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无比宽广的视野天地,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从未有过的无限乐趣。 老年人学电脑,有个好老师非常重要,王凯鸣老师就是众多老师里比较突出的一位。他退休后,在上海老年大学任电脑教学已整整六年,在这长长的...
缅怀舒文老校长
2016-02-01
今年12月30日是上海市高教局原局长、上海市教卫党委原顾问、上海老年大学原校长舒文同志逝世六周年的日子。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政治立场坚定,组织观念强,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光明磊落,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淡泊名利,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青田当代名人录》中有一篇舒文的生平,有助于人们了解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舒文(1916-2008),原名舒东龄,...
他们将青春年华贡献给老年教育事业—文艺系的教师团队
2016-02-01
目前,上海老年大学文艺系的青年教师有12位,他们是“70后、80后、90后”的年轻老师,大都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和北京舞蹈学院等高等院校,有近半是硕士生和在读博士生,其中还有海归人士。多年来,他们在老年教育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能,受到老年学员的喜爱。现在执教“中外歌剧演唱实验”课的方怡老师,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硕士生,曾获得过上海高校教师独唱金奖,意大利tuscia国际声乐节普契尼单项...
我教老年学员开口说英语
2016-02-01
我是上海大学的一名退休英语教师,在校教了三十多年英语。1998年到上海老年大学来任教,主要教《美国之行口语ABC》《出国常用英语短句》和《美国实用口语》。教师职业是我一生的挚爱,我前半生已为之追求而奉献,而后半生又将余热贡献给老年教育事业,从内心感到无上的荣光,并发誓为之而倾心尽力。 以前我在大学教书,着重是教学生阅读英语文章。通过高考录取的大学生懂语法,有阅读能力,水准差异不大。但老年大学学员年龄跨度大...
生活依旧
2016-02-01
包先生退休前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性格内向,举止儒雅,八小时外是个标准的宅男,除了读书看电脑,还张罗家务,负责“买、汏、烧”。他妻子是同一单位的工会活动积极分子,唱唱跳跳,嘻嘻哈哈。夫妻俩一动一静,性格互补,相互欣赏,相濡以沫,恩恩爱爱。 转眼夫妻俩都退休了。包先生发挥余热,继续在原单位上班。妻子就自然而然接过包先生家庭重任,成了家庭全职“买、汏、烧”。家庭角色发生了变化,主内的忙外了,...
整合教学资源 奏响器乐新篇
2016-02-01
上海老年大学器乐系以往开设的课程中,除了电子琴、长笛外,琵琶、古筝、二胡、葫芦丝都是民族乐器,如何满足广大老年学员多方面学习器乐课程的需求,成为学校和器乐系领导经常思考的问题。 2015年初,王海晶接替方帼萍担任了器乐系主任,上任伊始,他着手调查研究——找教师了解教学动态,找班长了解教学情况,找学员了解各种需求。他发现,器乐系的民族器乐课程比较饱满,能够满足老年学员和民乐教学的发展要求,但西洋乐器方面相对...
你想过写回忆录吗
2016-02-01
一本书,就是一笔财富,一个长者,就是一面旗帜。岁月有情,写回忆录也是一种追求,是老人依然有理想有活力的一种表现。现在说文化养老,写回忆录就是减缓衰老、保持思维健康的长寿之道。 在上海老年大学开设回忆录写作这门课前,我作了一番可行性调查:为什么一家为老人撰写回忆录的文创公司,居然能在电视台养生堂节目做广告?为什么《一个平民百姓的回忆录》能在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还成为书店的畅销书?北京老人的写回忆录热...
为人 为师 为学的典范——记林仲兴老师的教学风格
2016-02-01
林仲兴老师是艺术大师吴昌硕的第三代传人,他的人品、书艺和教学方法,无不为广大学生所称道。 精心备课 林老师虽然在老年教育战线从教20多年,但他始终那样认真、执著,他有一句名言:“我把每位学生都当教授”。77岁高龄的他每天凌晨三四点即起,读书练字、精心备课,做到:不重复自己、不重复教案。有些跟随他多年的学员,发现他的教学内容竟然没有重复,不禁啧啧称奇。林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每首诗文,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不仅疏...
每页
12
记录
总共
182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07
/
152
跳转到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