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中心
校园文化
教育教学
教育联盟
学术研究
远程教育
文明创建
网上报名
直播
教学成果展示
网上展厅
数据采集栏目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合作交流
长三角动态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校训
校风
校歌
校旗
校园风光
党建创建
志愿者
教育教学
成果展示
教师风采
课程信息
招生信息
学员天地
教学管理
学历教育
社团活动
教育联盟
教学成果
交流活动
课程建设
办学特色
分校介绍
招生天地
九九重阳
学术研究
他山之石
理论前沿
校刊
校报
远程教育
教学资源
长者星空
专题培训
文明创建
2021-2023年度上海市文明
思想政治
单位文化
科学管理
社会责任
业务水平
机制创建
特色指标
教学成果展示
首页
部分著作和研究报告
论文发表
开设课程
精品课程
体验式课程
“银龄课堂”电视课程专题
开发教材
乐学大讲堂
云上“体验教室”、教博会
新闻媒体报道
教育联盟
学校获奖情况
学员评教情况
学员党建情况
共建单位情况
社团、学员荣誉
领导调研
网上报名
课程介绍
我要报名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据采集栏目
教育教学
教师风采
教师风采
一片丹心——记水彩画老师查寿兴
2016-02-01
那天是查寿兴老师上鲜花静物写生示范课,查老师亲自布置鲜切花的角度时,不慎被花瓶裂口处割破了右手指,顿时,血流如注,割得还是很深的!同学们都很着急,有找纸巾先给查老师擦血迹的,有去校医务室找消毒棉和创可贴的…… 毕竟,查老师已是70多岁长者,为了老年大学的学生们在奔波辛劳着,想不到又发生如此意外!然而,查老师依然如故,用餐巾纸草草地裹住了右手指,开始在示范画纸上展开了画笔,投入教学之神情,就象是什么都未曾...
南塘夕拾(三首)
2016-02-01
诗品印韵贺重阳 上海老年大学篆刻班师生历时四个多月,叩刀问石,把《诗品》佳句搬上印石,让人们从中体会诗歌的优美韵味和篆刻的艺术魅力。重阳节那天,“诗品印韵”在海派美术馆展出。 诗品瑰奇入印章,红泥墨韵贺重阳。 宝刀不老功夫在,布白分朱尽擅长。 祝贺《学习者之歌》问世 上海老年大学组织编写的《学习者之歌》已正式出版,该书收入的26篇文章讲述了老年学员的感人故事,作者也都是老年学员,显得难能可贵。听说...
开心是一种能力
2016-02-01
开心是一种心情,但又是一种能力。 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结果却大相径异。笑容并不代表开心,虽然笑了,有时不过是用表面微笑作为掩饰。“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这首歌中 “醉人”一词,就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开心。 退休了,有什么好开心的?树老根枯,日暮途穷。这是没有自信心的说法。能活到老,已经披荆斩棘,成功跨越,我们都是幸运儿。春有春的蓬勃,秋有秋的丰实。就是残荷,也能留得听雨声。刘禹...
“读生活”是最佳外语课外作业
2016-02-01
古语云:教不严,师之惰。每每想到此话,做教师的必然压力徒增,寝食难安。自己作为一名长期在教育领域工作的老教师,经历与经验告诉我,传授与接受新知识,就要以反复回忆、巩固为依托,这就是1:7的循环记忆——教师课堂讲解为1,学员课后则要有7倍的时间用于复习和巩固。所以,不管是“狼”妈、“虎”爸还是“熊”师,加强课后作业则是必然的做法了。 想当年,学外语专业的哪个不是背单词、背课文,循环反复背得昏天黑地,这是一...
说说我们的陶谦福老师
2016-02-01
初见陶谦福老师,颇觉意外。在人们印象中,从事烹饪者,大都体态肥胖,还给人一种刚出厨房、满身油腻之感。而陶老师却有着精干儒雅的仪表,白净脸上笑容亲切,诙谐幽默的性格中又蕴含着良好的文化修养,显现出令人尊敬的师长风范。同学们一见面就喜欢上了他。 陶老师讲课生动形象。每堂课严格按教学内容做好讲解和规范化示范操作,还在拓展加入饮食文化知识,毫无保留地将精湛烹饪技艺传授给同学们。他把饮食文化知识与健康养生之...
音乐似梦 歌声如流—献给戚成荣老师
2016-02-01
走进戚老师声乐课堂仿佛进入大自然的空旷,四周生机灵动,撩起人无限遐想…… 上海老年大学艺术系有声乐基础、提高、独唱、欣赏……等班级,来自上海芭蕾舞剧团的戚成荣老师执教12年,老年声乐教学经验弥足珍贵,其探索钻研、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合老年人声乐教与学的规律及教学方法。经数年戚老师的传授,学员们声乐水平有质的转变,他们在歌唱中学习声乐、追求艺术、寻求着兰皮尔蒂、多明戈、宋祖英、廖昌永等偶像…… 戚老师授课,...
春晚小品的联想
2016-02-01
当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个小品节目“同桌的你”,东北的几个二人转演员在台上围绕一个“窦”字演了一场“不识字”的戏:或把“情窦初开”的“窦”字画圈替代读成了“情圈初开”,或说成是斗地主的“斗”,或说成是土豆的“豆”。观众捧腹大笑之余,小品道出了“没文化真悲哀!”的初衷。 因为2010年逢寅卯年更替之春节,又因为这句“没文化真悲哀”的台词,两个事件交织一起不禁使我联想起那不堪回首的文革时期的一件往事...
备课的体会
2016-02-01
备课方面有些粗浅体会,作一归纳,请各位指正。 一、知己知彼 知己,是知晓自己不足。 1.我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面上情况较熟,如《宋词》,对时代、地点,对作者、收集、编订和流传的情况大致了解;但接触具体作品,每一篇的背景、字句不可能全部掌握。且历史上总还有些不同看法。我就主要按照文学史上有定论或主流的观点来介绍,涉及一些新的有影响的说法,就通过阅读资料,上网搜索,补充新知,与时俱进。 2.年龄渐长,...
普通人写回忆录之概述
2016-02-01
回忆录,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 也许有人说,老人与孩子之间总是存在代沟,谁要看老头老太的回忆录?我们不妨试试用回忆录的方式写出自己的经历和内心的想法,让孩子更加了解您的内心,这就成为老人与孩子沟通的一座桥。用回忆录的方式,且将当年话儿孙,要比唠唠叨叨好。 是的,他们可能现在根本不感兴趣也不想看,但在...
学历班里优秀教师多
2016-02-01
时光流逝,说起学历班的事,从2011年至2014年转眼前后已将过去4个年头了。2011年6月,我从老年报上得知开放大学将开办以退休老人参加的学历教育的消息,并且学习的课程都是众多的热门课。对此我十分感兴趣,报上了名。 为我们授课的全是来自专业领域有着丰富教育经验或实际经验的优秀老师,如历史老师钱昌明就是一个有着学者风度、博学多才的教育工作者。他教学严谨,课目从1600年清皇朝的盛衰讲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个章节的讲述...
繁荣让旅游文化在创意中前行
2016-02-01
他没有炫耀的光环,也没有骄人的头衔;他自嘲是“草根”老师。但在讲台上一站:纹丝不乱的银发,熨贴得体的服饰,诙谐幽默的谈吐,瞬时吸引了课堂里的学员。他从浩瀚的文化宝库里撷取的知识,丰富的从业经验,妙语连珠的表述,让大家徜徉在如诗如画的壮美山河间:春天桃李的芬芳;夏季荷花的清香;秋天红叶的浓艳;冬季冰雪的晶莹。谈笑间,他带我们乘飞机,上九天,俯瞰五洲流云;领我们登邮轮,巡碧海,领略异国风情。谒古都皇城...
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2016-02-01
前排(左二)为龚金妹 走进东华大学校史馆,一张毛泽东主席接见一等功臣龚金妹同志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作为东华大学历史上弥足珍贵的一张照 片,它不仅给学校带来了荣耀,也包含着特殊的纪念意义。而这张照片背后的一些故事却鲜为人知。 1998年,我刚到校工会工作,恰逢教工俱乐部装修完毕。在搬运办公家具到装修一新的教工俱乐部途中,突然刮来一阵风,将运输车上办公桌抽屉里的纸张吹落一地。捡拾纸张时,我发现其中有一张毛主...
每页
12
记录
总共
25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1
/
22
跳转到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