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大学首届学历班(声乐班)学生学习体会
2016-02-02
学后才知歌唱是综合艺术 音乐表演(声乐) 苏红 在专业学习之前,我认为唱歌只要声音好,不走音,节奏跟上,歌词不错,就算会唱歌了,对于必须学习唱歌以外的其他科目,感到不可思议,也不理解。但是,等把这些科目的课程都学完后,我才懂得:乐理基础是歌唱的基础。把唱歌比作盖房子的话,乐理基础就是打地基,房子盖多高地基打多深。因此,学习要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学起:基本音级与音名、变音记号、临时记号、符点休止符、速度与速度记号;音程及音程的计算、调式与音阶、切分音、大小和弦以及转位,还有民族五声调。在学习乐理基础的同时,我还学习了钢琴基础课,把学到的乐理知识,通过学习钢琴进一步消化、复习、运用。现在,能看懂五线谱,能掌握基本节奏和旋律,知道什么是和弦与转调。 歌唱需要文化的积淀。在学习乐理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中国近代史、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了中国每个时代都有代表作品,例如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创作的《诗经》、唐朝的唐诗、宋朝的宋词、元朝的元曲等,当时都是诗词配着乐器直接吟唱的,很多经典的作品代代相传至今,现代有很多歌曲里也运用了唐诗宋词。了解了这些诗词的内涵之后,演唱时把诗词中的意境表达出来,歌曲就有了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使歌曲有了灵魂。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了解了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包括昆曲、京剧以及诸多地方戏曲等,如川剧、粤剧、淮剧、晋剧、闽剧、汉剧、潮剧、越剧、黄梅戏、豫剧、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徽剧、沪剧、秦腔、评剧、吕剧等。中国还有说唱和曲艺,如京韵大鼓、苏州弹评、山东快书、天津快板、上海说唱等。了解了这些地方剧种的特点后,在演唱这类歌曲时把行腔吐字、旋律、甚至加上身段和动作融入歌曲中,会别有一番风味,能体现地方艺术特色。 在经典音乐欣赏课上,老师讲解了交响乐队的排列组合,各种管乐器、弦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的构造、声音各种乐器的音调、音质,在交响乐曲中表现的角色,让我们看了各种乐器在经典音乐中的演奏片段;还详细讲解了声乐方面的知识,人声的分类、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人类的发声手段;人声歌唱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人声的分类与组合。让我们明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让歌声成为世界心灵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声乐表演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老年心里保健课对我的影响很大,心理课的主题是《让心灵充满阳光》。老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我们知道首先要正确的认识自己,进入老年后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按照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要有正确的人生观。认知正常,判断思维基本清晰;有良好的情绪,对生活充满信心,保持稳定愉快的心情知足常乐,淡泊名利;乐于与人交往,能够互相理解,能客观地评价他人;行为符合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身份和和角色;情绪性格稳定,意志坚强,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较少盲从性和冲动性。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和谐统一,用健康的心理唱健康的歌,心理健康,身体才会健康。 语言是歌唱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作为一个演唱者,想要成功的演唱一首作品,必须完美的将发声和吐字相结合,拥有美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思想和感情。为此我还认真学习了诵读,把老师布置的每篇文章,先查找字典,每个字标上正确的读音,再反复练习,经过老师的指导,我在诵读《废墟》、《故乡》等作品时,用正确的读音,加上感情起伏的抒发,比较规范。此外,歌唱需要科学的技术支撑。以前唱歌凭着爱好和热情,不是气不够就是卡喉咙,大白嗓子没有共鸣,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没唱几个歌嗓子就哑了。通过各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懂得唱歌需要专业老师指导,和正确的科学方法训练。 通过三年十多门课程的学习,逐步懂得了歌唱就是一门综合艺术,不仅需要一副好嗓子,还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专业教师的指点,运用科学方法训练,要有扎实的乐理基础,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艺术修养,有生活积淀加上社会实践,还要有健康的身体,有正确的技术支撑,才能让我们的歌声更嘹亮、更完美、更动听。 三年,我毕业了 音乐表演(声乐) 陈欣 三年前的2011年9月2号,全国首届上海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学院开学了。在开学典礼上,我在接受上海教育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们并不老,要努力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在这之后的三年校园生活中,一切的一切就是一个心愿:圆一个梦,找一份乐。 首先进行的是声乐乐理教学,学习难度最大,当初我一头扎进书本,作业做了约十个小时,除了生活必须做的事情外,就是功课还是功课。我的家人甚至怀疑:你一个人关在书屋里,没有声音,没有动静,出什么问题了吗?哈哈,我在做作业,为了老师能给我的作业打一个勾,加一颗五角星。 我们学习了形体,中国近代史,计算机,经典音乐,诵读和老年心理学等,每一位老师都给我们做了各种专业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特别是其中的计算机课,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给我的帮助很多很大,完成了本来要花很多时间去做的事,不仅节约了时间,更重要的是让我紧紧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似乎让我重新回到了年轻时代。 在唱歌这门学课中,第一次有老师针对我个人教发声方法;第一次有老师指出我在唱歌时种种问题;第一次在教室里面对很多同学独唱;第一次学唱意大利歌曲;第一次上讲台唱歌考试和上舞台表演等等。 我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学习,感觉新奇,兴奋,发自内心的求学愿望和发自内心要做得最好。 现在,我从喜欢随便唱歌,到用一定的方法唱歌;从为唱歌而唱歌,到为歌的情而歌唱;我从歌声中享受越来越多的美越来越多的快乐,从中对身体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在我碰到任何困难和问题时,决不气馁,决不妥协。只要自己认准的事,一定做好做到底。 在学习期间,我放弃了看电视,放弃了旅游,放弃会朋友,放弃逛商店等等,把每一分钟都牢牢抓在手里,坚持锻炼身体,养足精神,保证时间完成学习,完成对家里90多岁高龄的父母双亲的照顾,处理各类烦琐家事。回头想想:我这三年是怎么过来的?真不容易啊! 我坚持每周约六小时的家庭自习练歌,完成老师布置歌曲的完整演唱。不管发生多少事,尽力按排好时间,只有一个目标:坚持学完三年全部学业。 今天我要大声的说:我将要毕业啦!我高兴,我激动! 愿老年大学能坚持为老年人营造这种氛围,无愧为老年人的向往。 唱歌好了,身体也健康了 音乐表演(声乐)班 王佐云 我是无意中与声乐结缘的。2006年暑假的某天,到复兴公园散步,身心疲惫的我经不住那些复兴公园合唱成员的鼓动,也加入到合唱中。一个多小时的公园合唱所获得的那种心理的释放和欢乐令我陶醉。我开始对声乐着迷,经常和几位爱好声乐的伙伴一起唱歌娱乐。 2011年我通过考试,成为首届声乐表演学历班的学员。这三年的学习,获得了健康和声乐学习双重收获。 唱歌与跳舞、演奏乐器相比,在健身方面更有优势。正确的唱歌的运气,相当于中国气功的运气小周天,有助于打通人体的任督二脉,改善免疫功能,防病治病;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能及时、准确地帮助查病,正确地判断和检查疾病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唱歌时哪儿不通,针对相关部位所涉及的经络和穴位去医院检查,能及时治疗。 我唱歌的出发点是健康,练唱的动力主要来自改善身体不适的状况,所以我是在身体不适的状况下唱歌的。记得第四学期的期末,演唱前一天晚上高烧到38.8°,且已连续高烧五天,第六天上午的期末演唱,开始时,脑子糊涂记不住歌词,唱着唱着脑子清楚了,等唱完两首歌,我出汗了,病情出现了转机。但是,声乐表演是一门专业,不仅仅是健身的手段,要改变学习态度,对所学的声乐专业有敬畏感,从最初的快乐自由地唱歌,到无所适从的、不快乐、有压力地唱歌,再到科学合理地、尽力按要求地唱歌。我根据自己身体的特点选择歌曲和唱法。 气息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由于我选择了一个较靠前的共鸣和气息配合的结构,目的是能完整地完成作品。在这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打通上下气息,精雕细琢地唱些音域窄的小歌。这样,歌会唱了,身体也健康了。 有想法就要去尝试 音乐 表演(声乐)班 惠锡云 三年的学历班(声乐)即将结束,回想起这三年的学习历程真是感慨万千。在那2011年的盛夏,我得知老年大学要与电大共同开办专门为我们老年朋友圆梦的学历班,且有声乐系,我非常高兴,决定去报名。可反对的却不少。理由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轻松玩玩多好。当然也有支持我的,特别是我的女儿,简单一句话:有想法就去尝试,我支持你。就这样,我便报考了学历班声乐系,可是压力也随之而来。 开学的第一个学期,我们就碰到了最让我头疼的课程“音乐基础”,那五线谱,那“小蝌蚪”,让我看得眼花缭乱,什么小二度,大三度,什么增四减五的,等等,就像听天书一样,回到家做作业都要折腾个半天。为了能让我们大家都能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凌老师不厌其烦,耐心指导,使我慢慢地开了窍,从中掌握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音乐基础”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国式“五声音阶”,什么是“宫,商,角,徵,羽”,还有什么大调小调的。 紧接着就是那“计算机应用课程”。电脑虽然过去接触过,但是许多功能我都不会操作,只限于上网看看新闻;也那么的笨拙,不是文件丢了,就是死机了,急得我团团转。通过这两个学期的学习,可以上网和同学聊聊天,增进友谊,还可以查找一些想要获取的资料与信息。 第二年我选修了一门钢琴课。多年前,我是陪着女儿学钢琴,练琴时也偶尔抓她的“毛病”,有一次女儿不服气对我说:“你不要老说我,你来弹弹试试”?我一时被僵住了。现在自己学琴练琴了,才知道这有多难,左右手不协调,看了上面的谱却顾不了下面的谱,手忙脚乱,好几次都想放弃。杨老师在教学上很有才能,她对每个不同程度的学员都有一套指导方法,我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慢慢地能弹上一条两条的曲目。每次能完成老师布置的曲目,当然主要还是音乐的魅力让我坚持走了下来。 声乐是我们的主修课,说起它,真是感慨万千。在没有进入老年大学学习期间,总认为只要扯开嗓子唱就可以了。然而进了老年大学学习声乐时才知道什么叫唱歌,什么叫歌唱。特别是进入了学历班,又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提炼。王老师不断提出我在唱歌时的几大问题,例如:声音在里面没出来,颤音控制不好,吐字咬字不够清楚等等。当时对他还不够信服,所以也没把他所提的问题当回事,期末考试了,我特意将我唱的两首歌曲录了下来,回家打开仔细听,这一听我没了底气,老师所提的问题展现无疑。使我深切地体会到,老师不在于年轻年长,主要还是在于他有无教学能力,对我而言,能教好我的就是好老师。 2013年的8月,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安排下,我们全班同学前往徐汇区宛平路上的第一养老院,为居住在那里的老人们作一场慰问演出。在演出过程中,我担当着监督的事宜,在大家的积极配合下,使得演出非常成功。在即将结束时,老人们合唱了一曲“我们不想走”时,我止不住泪水的流淌,他们依恋着这个世界,依恋着他们身边的亲人,她们舍不得。是的,他们是我们的父母辈,我们同样舍不得他们,我和一些同学上前去与她们拥抱,给予安慰,这一场景让我终身难忘。 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与同学和老师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熟悉,同学们的内心都是依依不舍的,大家都开玩笑说:“有专升本就好了,我们又可以继续做同学了”。“学历班”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只要你想获取知识,学历班必是你获取知识的殿堂。我虽然要毕业了,但总感到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不管今后在哪里学习,都要保持住努力认真的态度,把学历班的良好风气带到任何角落。 收获知识 收获快乐 音乐表演(声乐) 姚珊珊 退休不是人生追求的休止符,而是丰富人生精彩的延续。 三年学习的最大收获是丰富了音乐知识,加强了基础训练,提高了文化艺术修养。上了经典音乐欣赏课,用心去感悟,让我心不再浮躁。形体课训练使我们唱歌姿态挺拔大方;近代史、古代文化常识课及社会心理学,丰富我们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电脑课使许多同学摘掉了电脑盲的帽子,跟上了时代的进步,实用实惠。 首届老年大学的学历班被戏称为“黄埔一期”,既不同于全日制学习又不同于老年大学其它班级,是适应时代发展,探索解决老龄社会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高层次需求。学校各级十分重视,经常座谈听取意见和呼声,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保证学习能持续顺利。任课老师认真负责教学的敬业态度使我深受感动。乐理课凌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根据老年人的情况自编补充教材,精心挑选了许多经典练习曲,上完乐理课后,又开小组唱课,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巩固乐理知识,提高演唱水平,王峰老师合理妥善安排授课时间分配,在加强练声基础训练的同时对每个同学轮流进行个别指导。学历班学习确实比一般的老年大学班级辛苦,负担要重,还有考试压力,但同学们的学习态度都非常认真刻苦。三年学习中,我体会不仅要苦学还要巧学,基础差以勤补拙,家务重巧学事半功倍。原以为这辈子我学不会弹琴的,在学业的要求下硬着头皮上,那个手指僵得像生姜,弹起来琴来像切菜,由于紧张不放松,练得右手臂痛得肩周炎都发了,做事只好尽量用左手,但坚持练习后手也放松了,两手能弹曲子了,开始有点喜欢上弹琴了。声乐学习更是曲不离口,一天不练就容易退步,有时等电梯或骑自行车都在思考发声的技巧,反复揣摩如何唱好一支歌。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日积月累,熟能生巧。学习乐理课时,我把每堂课的练声都录音,回去反复听反复想反复练,渐渐明白练声的要点,琢磨科学方法练声,事半功倍,进步很快。对老师指出我歌唱存在的问题,我都会反复思考反复探索尽量解决,虽然一时还不到位,朝着这一方向改进。三年的经历也使我体会到老年人也有学习的潜能,年龄不是学习的障碍,以丰富的阅历和理解力之长来补己之短,反复的练习刺激我们久已懒惰少动的脑力,不断学习新知识可以延长我们的心理和生理年龄,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而有精彩。 唱歌本身就是一项深呼慢吐有益健康的运动,优美的旋律,动听的乐声特别能感染人,使人心情舒畅。我们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在收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