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大学器乐系以往开设的课程中,除了电子琴、长笛外,琵琶、古筝、二胡、葫芦丝都是民族乐器,如何满足广大老年学员多方面学习器乐课程的需求,成为学校和器乐系领导经常思考的问题。 2015年初,王海晶接替方帼萍担任了器乐系主任,上任伊始,他着手调查研究——找教师了解教学动态,找班长了解教学情况,找学员了解各种需求。他发现,器乐系的民族器乐课程比较饱满,能够满足老年学员和民乐教学的发展要求,但西洋乐器方面相对单薄,器乐系作为一个整体,中西器乐发展不能偏颇一方,都要为学校整合资源,创造品牌,单靠民乐一条腿走路就会偏离方向,如果增加西洋乐器这一条腿,两条腿走路就能走得稳、走得长。 王海晶主动提出设想:开设西洋乐器课程。他排摸器乐系的教学资源,现有教室已经排得满满当当,真像“螺蛳壳里做道场”了,很难再挤出一块空地或一个时间段。 于是,他梳篾寻找,终于发现教师食堂这块宝地,午饭之前这段时间正好可以安排一堂课,只是下课后务必及时恢复食堂的座椅排列,王海晶征得总务部门同意,解决了教室问题。他马不停蹄,利用他在音乐界的人脉关系,找来了管乐团的前辈商谈开设西洋乐器课程以及将来组建管乐队的方案,通过引荐找来了多名专职教师,他做事谨慎,请每一位应聘老师试课,组织班长与学员听课,从教学方法、演奏水平、教案板书等多方面进行评分,从中挑选出满意的教师。为了打响这一炮,他还亲自挑选有经验的学员担任班长。开设萨克斯课程的消息不胫而走,报名人数一下子爆满,大大超出预期。 (作者为上海老年大学器乐系学员)